一位资深科技行业投资人在谈及思科内部为钱伯斯准备的潜在接班人的质量时说,表示:
“看起来,思科内部没有一个人为接班做好准备。”
迈克尔·艾斯纳:
迪斯尼前首席执行官迈克尔·艾斯纳(MichaelEisner)似乎也受到这一恶习的拖累。回溯1994年,杰弗瑞·卡森伯格(JeffreyKatzenberg)从迪斯尼离职,因为艾斯纳拒绝将他提拔为公司的二号人物——这将使其成为艾斯纳的当然接班人。卡森伯格认为,这是因为自己在此前十年中成功扭转了迪斯尼电影业务的颓势,使艾斯纳感受到了威胁。此后,艾斯纳又在首席执行官任上呆了12年,直到2006年最终让位于鲍勃·伊格尔(BobIger)。
桑迪·威尔:
受该恶习影响的首席执行官中,最著名的或许是花旗集团的桑迪·威尔(SandyWeill)——1998年他迫使杰米·戴蒙(JamieDimon)离开该行。如今,戴蒙领导着摩根大通,俨然全美各大银行掌门人中的王者。1998年的时候,戴蒙在花旗内部与威尔一样深受尊崇。多数人都相信桑迪·威尔退休后,戴蒙将继承他的大位,这不仅是因为戴蒙才干出众,还因为他和威尔已经共事多年——戴蒙刚从哈佛商学院毕业时,就与威尔一起为美国运通效力。
可是,由于戴蒙拒绝提拔威尔的女儿杰西卡·比勃李奥威茨(JessicaBibliowicz)——以她的能力,获得这一升迁其实倒也合适,戴蒙与威尔发生了争执。18个月后,戴蒙重新出山,担任芝加哥第一银行(BankOne)首席执行官,2004年摩根大通收购第一银行后,他又成了摩根大通总裁。而威尔则将权杖交给了首席法务查克·普林斯(ChuckPrince),后来花旗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几乎遭遇灭顶之灾,许多人都认为普林斯难辞其咎。
2006年12月,花旗股价创下了历史新高——每股557美元(经反向拆股前),而目前股价只有34美元。
换个角度看,过去五年中摩根大通的股价下降了25%,而花旗集团股价暴跌94%,这一比较也足以反映此种恶习的影响。
恶习5:他们是企业完美的代言人,痴迷企业形象
上个月的文章发表后,许多人在评论中表示,这算不上是恶习。读者们抱怨道:“难道史蒂夫·乔布斯(SteveJobs)不痴迷于公司形象吗?可他干得很不错啊,不是吗?”可是,与其他习惯一样,这同样需要微妙的平衡。研究表明,强调公司的形象(正如乔布斯所做)显然没有错,可是,如果这种痴迷以忽视公司的实际运营为代价(乔布斯当然没有犯这个错误),那显然就很不恰当了。
如果你是个渴望媒体正面报道,而不对企业运营贯注足够精力的首席执行官,那你就有了这一恶习。
卡莉·费奥丽娜:
七年前,卡莉·费奥丽娜(CarlyFiorina)辞去了惠普首席执行官之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