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意经 » 创业中心 » 失败教训 » 正文

一个屡败屡战的创业者故事

2012-01-03   来源:www.cnaidc.com   作者:中国自动识别网CNAIDC   点击:529

    第二次创业让诸葛风很兴奋,他觉得最难得的是3个团队成员形成了能力上的互补:“女同事是一名销售型人才,具有永不气馁的精神;男同事具有很强的条理性,任何事情到他手上都变得井井有条,他甚至可以直接走上讲台当培训师;我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可以负责和客户做业务前期的分析谈判。”诸葛风认为,和朋友合作创业失败率高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彼此的互补性不足。

    然而,他们创办的培训学校在推向市场后仅坚持了10个月,做成两单生意后便倒闭了。“团队缺少核心领导者、内部争论过多是创业中致命的问题。”诸葛风认为,发展初期的中小企业一定要有一个强势的领导者,否则即使能力互补,也会浪费很多时间成本。

    培训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是整合资源的能力,而诸葛风的创业团队当时在整合讲师、挖掘客户两个方面都没有做好。比起之前的培训学校,讲师的水平又只能算末流,意向性的客户也没有尽量争取到,最后的结果就只有失败。让诸葛风觉得可惜的是,虽然3个人在互补性上大大超越了第一次创业,但他们没有能够坚持度过转型期。

    第三次创业:继续总结经验教训

    2007年,诸葛风来到一家商超公司开发POS系统。原本搞技术研发的诸葛风主动请缨去公司的广州办事处工作,一年时间,广州办事处就取代了厦门办事处的主导地位。“当时的情况下,本来我宁愿做一枚棋子,而不是领头羊,当然前提是老板要给一颗定心丸。”诸葛风多次询问自己的未来发展,老板都没有明确表态。最后,老板口头允诺重新分配利润,诸葛风兴奋之余忽略了签署书面合同,第二年年初,老板就“变卦”了。    

    “离开的时候,老板像仇人一样地看我。但是我始终认为,在中国做市场,就要学会与人分享。”诸葛风说,后来不管是选择合作,还是单独运作,他决定要实现他人利益的最大化。“我曾答应这个老板,不和他成为竞争对手。”回归本行的第三次创业,“做什么”一度让诸葛风陷入矛盾当中,最后,他选择了开发收银系统。

    收银系统的开发也并非一帆风顺,2008年10月,公司准备着手研发相关产品,诸葛风请一个相识多年、在高校任职的朋友进行研发,并谈好了条件,预付了订金。可是直到现在,原定9个月内完成的产品只有一个设计框架。

    “他不断地推翻重构,一直在寻找新的技术加入,而我对设计的期待过高,没有合理地掌控研发周期”,在诸葛风看来,双方的创业激情并不对等,朋友习惯了高校的缓慢节奏,而他更强调企业的执行力。他觉得自己第三次创业的路还很长。

    

编辑  来源:www.cnaidc.com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生意经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中国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推荐图文
推荐生意经
点击排行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