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作为人人和艺龙合资的项目,我们需要明白董事会的同学,他们需要什么。我们先来看艺龙,艺龙是一家传统的OTA公司,老板以前是宝洁卖卫生巾的(这个不是什么讽刺,宝洁的管理非常出色、业务真的做得很好),他对蜻蜓的希望只有一个:利用人人的流量,进行产品销售,所以风车下月就要能赚钱。同样的产品在糯米旅游频道,go.qq.com(不知道以后还在不在),前者非常Match艺龙的需求,每月也能卖2.4~3万间夜,后者腾讯没有投入推广资源,估计会落得撤掉的下场。所以社交旅游这个概念,在艺龙听起来,估计就和一坨慢慢发酵的大便一样。我们再看陈老太太,他其实明自社区这个东西,需要经营,花钱也会砸坏这个道理,所以他比较偏互联网一点点。但是面对从20美元跌到3美元的资本市场压力,老太太经常说的是我给你导100万人人同核心用户过去,这个产品能够自己起来么?1don’twantmoney,Iwantsuccess!他着急出产品,着急出名(不要听一个人喊的现实主义口号,要看一个人追名逐利的行为)。
3,善待你的下属
无论是创业还是内部创业,要和愿意跟随你的手下讲清楚机遇的同时,讲清楚风险。不然失败后,你最大的内疚肯定是对这群跟着你赴汤蹈火的兄弟。
10年我组建百度日本IS技术团队,有许多的同学都是我”忽悠”过去的,虽然自己尽了最大的力,但是毕竟我也是泥菩萨。10年10月,百度体面的关闭日文业务,这是我这辈子最煎熬的时刻,我想我永远记得花3个月组建的30人的技术团队,花3个月打造成为明星团队,再花3个月时间送走每个的兄弟姐妹。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内疚,因为自己没有和他们说明白风险(或者当时自己没有看到风险)。我现在还记得他们每一个人名字,每一个人的眼神。
后来到人人,自己已经能够清楚的看到风险了,所以对于每一个同学,我都说了相关的风险。还有几个同学希望过来,也被我拒绝了。风车上线前一个月,刚过完年,老板突然说要关掉产品。那个时候,我也很郁闷,因为2月份是最难找工作的时候,加上12年年初整个IT行业不景气。后来,和老板争取了3个月的时间(5.14号没有骗到钱就散伙),上线产品,找融资,到5月份解散的时候,已经比较平静了,该找下家的已经找到了。
有追随我的手下,降薪加入人人,进入了静安中心的作坊式锅炉房;有追随我的手下,希望放弃百度Offer加入风车团队,只因为团队氛围和对产品的认可;有追随我的手下,身兼数职,加班加点,只因为团队需要;有追随我的于下,去忍受那复杂的报销制度,恶心的内部推诿。我觉得,人生最大的资产,就是这些朋友。风车在,我对他们每一个人都像朋友,风车不在了,我也会帮助他们每一个人。
最近和朋友聊,他说,晓峰你有睡不着的时候吗?我说有啊,流量涨我睡不着,流量跌我也睡不着。朋友说,不是这个意思,麦帮网的刘建国睡不着,是因为那帮追随他的朋友,哪些降薪跟着他的朋友。2月份的时候,因为这个事情的确好几夜睡不着,到5月份的时候,好些了。
4,活下去是创业的关键
现在创业,是越来越容易进入了。自己有什么骨灰级的爱好,做个产品出来;做技术的,可以做些什么服务或者应用出来;做产品的,平时多看业界产品,多看techcruch,有自己的思路了,Copy一个出来;做运营的,有什么线下资源,开个小店或者做个流量入口。门槛低是互联网的特点,但是,进入容易也标志着容易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