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本来可以顺利进行下去,周福仁也认为不久就能看到真金白银了。
但2011年6月份,一件突发事件让整个形势糟糕起来。6月的一天,一位姓郑的朝鲜人因为工作不力被周福仁开除了,他是工厂里的一个科长。
7月的一天,徐奉日从平壤开车来到工厂,警告中国人不要随便开除朝鲜工人。临离开时,他警告周福仁说:中国人不要试图用经济手段管理经济,这是在朝鲜,经济手段在这里不好使。周福仁也很生气,和这位“朝鲜高官”争吵了起来。
2011年9月5日,周福仁突然接到朝方发来的一份文件,文件涉及到16个修改合同的意见。看完这16点意见,周福仁意识到朝方要单方面撕毁合同,因为这些要求根本不可能兑现,比如资源费收取铁粉销售价格4-10%、土地租赁费每年每平方米1欧元、收取工业用海水费用,每立方米0.14欧元。
“原来合同中规定没有资源费和土地租赁费,原因是朝方以矿山资源和土地出资折1200万欧元,包括了资源费和土地租赁费,现在又重复收费。海水在合同中规定是不收费的。”周福仁说。
朝方还要求,电费每度电按0.5欧元收取;朝方工人与中国工人实现同工同酬;选矿厂尾矿库处理的工业废水,即使是清水也不能排入大海;生产的铁精粉不准销售;朝方是法人,企业决策朝方说了算。朝方还强调,这16条是“国家规定”。
“这明摆是要撵走我们,”周福仁说。
9月6日,双方就这16点修改意见进行谈判,但不欢而散。次日,周福仁带着一肚子气回到中国。
即使是在送周福仁去机场的路上,李成奎并未对后续谈判等事宜说一个字。回到中国后,周福仁通过停产向朝方施压,但对方并未有所回应。
2011年10月18日,在中国驻朝鲜大使馆和朝鲜合营投资委员会的组织和参与下,双方在平壤再次举行了一次谈判。谈判持续了长达12个小时,直到晚上9点多钟,仍未取得任何进展。
朝方在会谈后称,双方合作中止,要求西洋集团退出。周要求韩方赔偿西洋集团在朝鲜的投资加利息共4500万欧元。但朝方提出只按本金购买股份,不计利息。周福仁表示不能接受,再次愤而回国。
虽然此后西洋集团不断催促朝方再次会谈,但是均遭到拒绝。2012年2月7日,朝方单方面终止了双方合同,并下发了朝鲜投资委员会第58号文件,取消洋峰合营会社企业创立证书。2月底,情况变得更加糟糕。朝方开始强行对中方在工地留守人员断水、断电、断通讯、砸碎住房玻璃。
据周福仁称,2012年3月2日凌晨2点,岭峰会社副局长金华龙带领武装警察和保安人员20多名强行闯进中方驻地,把10位留守中方人员从睡梦中叫醒,强制要求回国,并宣布称:“洋峰合营会社取消是经过国家第一总理签字批准的。”随后,10名中国人被强制遣返回国。
后在西洋集团的一再要求下,朝方答应20天内向中方支付3124万美元的转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