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福仁称,西洋集团进入朝鲜后,李成奎告诉他说:“朝方股份低于30%国家不能批准,以前发的批准证书作废了,要换新的证书。所差的5%股份我可以从岭峰的分红中给西洋弥补。”周福仁说他之前在做尽职调查时并不知道朝鲜有这样一个规定。
虽然对此不满,周福仁还是接受了,开始从中国运输发电设备、选矿设备和建厂。公司不仅自己使用柴油发电,并从中国运来大米白面以及蔬菜。虽然路程只有400公里,但整个设备运输过程持续了3个多月之久。原因是朝鲜的交通状态太糟糕,而且相关部门协调起来非常困难,即使租赁吊车,在朝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因为朝鲜国内没有几辆吊车之外,在租赁过程中,西洋集团遇到了很多刁难。“我们要为他们换好轮胎,还要提供几吨柴油,”周福仁说。
他还说,朝鲜严格限制外国人在朝鲜的行动自由。西洋集团多次申请,最后通过朝鲜领导人批准,而且规定必须由朝方2人陪同并在朝方安全部门办理好路条的情况下,才允许中国员工去距离工地60公里以外的菜市场采购。据周福仁说,朝方还强行给中国人划定了活动区域,面积只有2平方公里。虽然工地距离海边只有500多米,但绝对禁止中国人去海边散步。
至2009年,西洋集团已经有八千多万元投进了该项目。但在开工不到一年之际,周福仁从工厂的朝鲜管理人员那里听说朝鲜的政策有变化,随即找到李成奎询问。李成奎承认政策的确发生变化,朝鲜要对资源类项目征收25%的资源税,但只是针对新项目,此前的项目维持不变,所以没有通知中方。
周福仁说,朝鲜合作方并未向中方提供政策变化的文件,中方也没有办法从朝鲜政府获得公开的政策发布,此事让他心中对投资朝鲜不再放心,并决定宁可损失已经投入的资金,也要中止这一项目。周福仁说到今天他也不清楚朝鲜是否有这一政策变化。
2009年6月,西洋集团向朝鲜政府发出了正式的停止投资函。
得知中方停止投资,李成奎多次到中国来请求西洋集团继续投资,期间,陪同李成奎一同到中国的还有一位叫徐奉日的人。朝方介绍徐为“朝鲜第二经济委员会副委员长”,并称呼其为“徐副总理”。公开资料显示,朝鲜第二经济委员会直属于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的军需工业部(过去称为机械工业部),是朝鲜军需产业的最高领导机构。
为坚定周福仁继续投资的信心,朝方最初带来朝鲜政府对外投资委员会的保证函。但周福仁认为该委员会出具的保证函没有权威性和法律约束力,遂提出要朝鲜最高权利机关的保证函。不久后,朝方给周福仁带来了一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下发的2009第53号文件,确认2006年10月26日双方签订的合同有效。周福仁这才又回到朝鲜。
2011年4月25日,年产50万吨铁精粉的瓮津铁矿项目终于开始投入生产。三个月试生产出了三万多吨铁精粉。铁精粉的质量很好,出乎朝方的预期,而此时,朝方已经基本掌握了选矿等生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