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5日晚,我接到来自合伙人的一条长微信,最后一句是“要不我退股吧”。当时我一下就懵了。就在前一天,我还跟年轻员工描绘着公司未来,还计划着第二天开三个人的“股东大会”。这距我们团队正式运作不到一个月时间,一切才刚刚料理妥当,公司发展渐入佳境。无论如何,我都没想到在开“股东大会”的前一天夜里会收到这样一条微信。是的,甚至不是一个电话,只是一条微信。
其实我是一个害怕自己带团队的人。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适合做产品的人,只要监督公司在大方向上不出问题就好,但事实证明,一个产品从诞生起就带有你的性格和基因,别人来做势必就做成别人的。创业,很多事情该你扛的你回避不了。
创业之初,我只想做一个小而美的事业,我们卖一些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专注做限量复制画,希望中国人人可以买得起原创的当代艺术品。2010年,在创业的第二年我甚至卖掉了自己的房子。原因很简单,我觉得自己的项目很好玩,它启动资金小,扩张规模也不必很大,我坚信这是一个可以玩得开心并能产生持续现金流的艺术项目。
2009年到2011年期间我都在做实体店。起初在朋友的画廊开店,当年798的画廊中,我们的画相对便宜,生意非常好。后来朋友的画廊变动,我开始跟光合作用合作。我们(的装饰画)在光合作用前后铺了8~10家店,画的销量很好。
做装饰画的成本不高,加上我们前期(投入)资金压得很低,营收一直不错。但我万万没有想到,就在我计划把装饰画推广到杭州、上海的时候,光合作用突然倒闭了。那天我正在大同旅行,还是在微博上看到光合作用倒闭,货品遭供货商哄抢的消息。第二天我马上赶回北京,发现合作方早已不见踪影。
虽然光合作用倒闭时拖欠了我十几万元货款未结,但由于装饰画的利润尚可,所以那次我没有赔钱。这两年我确实在自己的项目里砸了很多钱,也没什么丰厚利润,但反倒让我坚定了创业信心,起码我知道,装饰画的市场是不错的。
回想两年前创业,虽然有点孤独,但是心态并不浮躁,我的公司最初注册资金才3万元,没有钱没有资源也没有渠道。那时我的胃口很小,总想着如果有一天能实现年营收200万元,那我就非常厉害了!这个数字在如今投创圈里看起来非常可笑吧?这么“渺小”的目标,哪个投资人会看好?在动辄叫着要上市要创收上亿元的创投圈里,你好意思跟人说这么“渺小”的目标吗?何况后来即使被画大饼叫着要做上亿元的营收,实际上我也都没能达到最初的“渺小”的目标。
光合作用事件之后,我开始意识到实体店铺的弊端:它的展示渠道有限,会面临周转周期和库存积压等问题,于是我第一次有了想做电商的念头。起初,我买了淘宝的系统搭建官网,后来淘宝不支持这套系统,我的官网也被迫叫停。
淘宝和光合作用两件事让我清醒,依赖任何平台都是被动的,创业一定要建自己的渠道。我决定构建自己的系统,并寻找一个懂行的人来做CEO。
同样是那年夏天,一位获得过美国著名风投投资的大哥创业失败了,突然说愿意跟我来合作“时光映画”的项目。从那时开始,“风投”、“上市”、“营业额上亿元”、“股份股权”……这一堆闪闪发光的词开始在我耳边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