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做烤鸭店掌柜没多久,但宋柯说现在的自己“可以做一个小的全产业链”。为了让朗悦府的菜有卖相,宋柯考察了很多不错的餐馆,他认定的一点是食材特别重要,为此他专门跑到东四环某处包了一块地,用来种一些应季的蔬菜。即便是采购,宋柯也希望自己蔬菜是真的好吃,比如店里的芹菜,就采购自山东马家沟(以芹菜闻名)。至于肉类,宋柯希望尽可能少用养殖场的产品,他兴奋地描述:“鸡一定得是那种健康的,有运动活力能扑腾扑腾满院子飞的,这样做出来的肉特别香。”
宋柯觉得自己的口味以及和客人互动很重要:“我还没接任何一家大的酒商,我希望酒一定是我和客人都喜欢的,所以一定要我先试喝。目前酒单上有20款酒都是我自己试验后推荐的,客人甚至可以给我们推荐好的菜,做出来后如果我们也认可,这个菜就可以成为保留项目。”
对朗悦府的未来,宋柯还有更多的憧憬和规划,他希望客人是冲着菜而不是“老宋”的字号而来,但也想给朗悦府增添一些“宋柯”式的独特服务。“我有一个想法,你们也帮我看看行不行,将来我在餐厅里放一些老宋挑选的歌,同时在包房里置办上大屏幕电视,现场直播烤鸭过程。”
“晚辈”
尽管宋柯细心经营他的朗悦府,但收获的不全是赞扬。在一些美食论坛,一些言论和照片称在朗悦府的吃饭体验并不愉快,一篇名为《比较失望的朗悦府》的文章提到“烤鸭偏油腻、鸭饼薄厚不均匀……”云云,总之价格偏贵,“宋柯”名号就是个噱头,还有更刻薄的评论如此写道:“即使全靠明星捧场,也离关门不远了。”
姑且不论这些体验和观点是否客观而全面地描述了朗悦府的状态,不过宋柯自己倒是对开餐厅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我不想说什么把店做得多大、多有名气的豪言壮语,但肯定也不是就玩玩票,把我老宋的招牌砸了。”
对于自己在娱乐圈里的人脉资源,宋柯有着谨慎的思考。他说:“千万别把娱乐圈的人脉当成自己开店的核心客户,来捧场当然是好事儿,但这其实就是一个锦上添花的事。他们的意见其实我并不那么在意,我更看重消费者的意见,关键还是把我周边这些核心客户伺候好了。至于我的艺人朋友们,他们愿意帮我宣传就宣传,不愿意也不勉强,我也不会在店里贴些明星照片什么的,我不认为这是给娱乐圈提供餐饮服务的店,这点我想得很透彻。”
事实上,那段时间内,朗悦府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对外营业和宣传,就连菜单也不是正式的,朗悦府只接待一些圈内的熟人和朋友,以及那些慕名而来的客人。“这就是我为什么不太敢对外大规模营业,甚至客人来了,都不太建议客人自己点菜,而是由我推荐的原因。真正成熟我觉得还需要三个月到半年。”
不过,即便处在“不成熟”期,宋柯的名头还是让朗悦府名声大噪,朗悦府经常出现满员、鸭子“脱销”场景,以至于宋柯经常在微博上向慕名而来的朋友道歉,并表示会将烤好的鸭子择日再送到府上——当然,这也是幸福的烦恼,宋柯说现在经常收到开连锁店的邀约,甚至还有来自加拿大的邀请。他对自己“蠢蠢欲动”的班子说,现在千万别想干连锁店,起码踏踏实实自己先干下三年来,特别是烤鸭师傅,一定要先在自己店里干足,等把这家店做强,真正找到技术靠谱的师傅,再琢磨开连锁不迟,否则现在开了也是死。
“千万别把我描绘成一个志得意满,觉得自己是餐饮界大牛的人,我就是个没经验的后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