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国强在2004年完成6000万美元出口,2005年8000万美元的出口计划还能完成吗?
不管怎么样,总得想个法子了。
逼上梁山
沈国强能想到的办法就是提价,他动员浙江慈溪的同行们来了一次非正式的君子协定:统一提价口径。后来,干脆大家组成了协会,有组织地进行提价。
早在2003年的时候,沈国强就发现在如果继续按原来的价格向欧洲的经销商供货,他就没钱可赚了。所以,一不做,二不休,单方面宣布2004年宏一插座提价5%。一开始,欧洲经销商不干了。沈国强软硬兼施:一方面宣称宏一电器要借此机会淘汰一批经销商,保留优质的经销商;另一方面,讲清楚提价的原因。很快,经销商问题解决了,宏一插座在欧洲市场还是老大,要口碑有口碑,要质量有质量。
沈国强这一招着实让慈溪的同行们大吃一惊。习惯了由渠道商定价的浙江老板们发现,原来定价权也可以掌握在自己手里。在浙江慈溪,像沈国强这样生产插座的企业有很多,低档欧式插座70%的份额出自他们的流水线,已经形成了“宏一”、“凯峰”、“意士达”、“冬宫”等几家品牌企业。另外,全国40%的高档欧式插座的出口是慈溪的企业贡献的,但他们是竞争者,这种关系压低了欧式插座的出口价格,也挤压各自的利润空间,市场稍有一点风吹草动,大家就得勒紧裤腰带过紧日子。
沈国强觉得应该动员大家一起来做这件事情。
整个2004年,浙江慈溪的欧式插座企业先后4次提价,提价幅度达到30%。不过,即便是这样,还有许多插座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显然,要摆脱这样的困境,单靠每一次的君子协议已经有些力不从心。
2005年5月28日,慈溪市电源连接器行业协会成立,这也是我国首家电源连接器行业的行业协会。身为“老大”的沈国强当起了名誉会长,而“凯峰”的董事长沈东平当起了会长,成了真正的“老大”。协会让企业尝到了行业自律的甜头。从协会成立以来,他们已相继进行了3次涨价,调价幅度达到17%-20%。
9月份提价13%,沈国强给欧洲的经销商算得清清楚楚:原材料上涨3%,欧盟两项指令提高成本10%。考虑到定价的延续性,沈国强干脆一次把价格提足,这样就比其它同行要高8个点。
沈说:“之所以短时间内频频提价,一是因为过去无序竞争使得价格太低;二是由于国内铜材、塑料等价格的大幅上涨;三是欧盟从去年开始取消了普惠制;四是这次的WEEE指令;再加上国家从去年开始,对出口退税下调了四个百分点,以及从2003年开始的电力供应紧张,企业自发电导致的费用增加,使得欧式插座生产成本一增再增,压得这些欧式插座生产企业几乎喘不过气来,有的企业甚至到了破产的边缘。”
在协会的组织下统一提价,慈溪的插座企业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不再像过去那样,各自为政,互相压价。沈国强分析,尽管慈溪只占70%的生产量,但左右这个市场的价格基本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