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意经 » 创业中心 » 成功之路 » 正文

达利:锻造品牌群狼的六大密码

2013-04-08   来源:www.cnaidc.com   作者:中国自动识别网CNAIDC   点击:533

王老吉以餐饮渠道带动通路,和其正避实就虚,重在通路,定位在家庭消费,避免同领导品牌的正面对抗。和其正一句“瓶装更尽兴”的大声吆喝,与大瓶装以及在终端上的实惠价格相辅相成。

    贵族食品的平民化产品策略

    达利的产品策略并不仅仅是直接与江湖老大争夺既有消费者,而是利用成本优势直接将价格拉下来,做大蛋糕扩充市场潜力,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有能力成为实际购买者。可比克PK品客、达利园蛋黄派PK好丽友、乐天就是这个道儿。好吃点杏仁饼干同样高质量低价格,价格比同类产品低1/3,很快就抢占了中高档饼干市场的半壁江山。达利园金麦圈、萨琪玛同样表现得可圈可点。

    “大明星+大渠道”简单粗暴传播术

    正是把握了较好的产品切入点,达利广告传播才能推波助澜,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在传播方面,达利的广告整体上都能按照产品的市场阶段有序推进。在市场导入阶段,广告重点是有差异地提升品牌知名度。在具备市场知名度后,再去填充品牌内涵,提升美誉度。在每个传播阶段,结合产品的差异化点,让每一阶段的广告推广都能落到实处。

    与福建运动品牌的彪悍手法无二,达利大胆采用“明星代言+大广告投入”的宣传推广战略。启用多位明星实施立体代言,以电视广告、平面展示、终端陈列组成立体网络宣传攻势,通过高频率高密度的广告投放,周密有效的市场行销,让新品在第一时间脱颖而出,紧紧锁定大众眼球。

    历年来为达利代言的娱乐体育明星包括周杰伦、许晴、冯巩、赵薇、郭晶晶、陈道明、刘若英、高圆圆、陈冠希等,如此众多的明星,几乎创造了食品界代言人数量的吉尼斯纪录。明星代言不仅为达利取得市场突破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代言人身份为达利食品镀上了一层“明星”的色彩。

    强悍的明星代言策略不乏粗中有细的考究,达利一直看重的是明星气质与品牌风格是否相符,许晴之与达利园蛋黄派、赵薇之与好吃点、周杰伦之与可比克、冯巩之与达利园萨琪玛、刘若英之与青梅绿茶、高圆圆之与优先乳、陈道明之与和其正等,都体现了品牌与代言人之间气质的高度匹配。

    “时尚产品+明星代言+强势广告+央视卫视整合传播”产生了核爆炸力,从渠道开发到消费者引导,再到与竞品较量,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达利的广告手法简单,但是实用;玩法粗暴,但是效果明显。在中国复杂的市场环境下,结果胜过一切苍白的说教。

    撒豆成兵的产销谋局

    从“产地销”到“销地产”。与两乐、娃哈哈、康统等其他巨头并无二致,达利生产基地遍布国内各地,在福建、四川、湖北、山东、吉林、甘肃、马鞍山、山西、云南等省建立了16大生产基地。在强大的营销网络和高效率物流系统的支撑下,达利旗下的产品从生产规模、物流配送、市场营销到终端销售都拥有了高效稳定的保障。

    在营销渠道设置上,达利实施了以“分公司带动区域营销”的布局策略。在这个营销网络中,以点带面,从而占领全国市场。近年,达利已经完成了自己的战略市场布局,在商超打形象,以流通走销量,不断拓展市场线,做通、做透每一级市场,实现了产品销量与知名度的双重提升。

    没有模式的“达利模式”

    在中国市场上,“模式制胜”一直是许多企业关心的热点话题。所谓模式,就是企业找出的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领先企业的经验和教训往往是后来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和捷径。达利食品成功后,不少同行将达利模式总结为市场的课本,并奉为圭臬。

    从走向辉煌的各类营销手段来看,达利并没有什么特殊或超越常规变异性的独特模式,所谓的“达利模式”只不过是外人赠送的花环而已。达利模式无一不是对营销人所熟知的营销手段的良好运用。中国企业大都或多或少地践行着达利模式的其中之一,甚至达利也并不是“达利模式”的开创者,只是这个模式中一个成功的案例而已,可以说是现阶段中国许多食品企业发展的典型模式,但不同的企业照章实践,结局却往往不一样,就像孙子兵法,知其意者多如牛毛,而善用者凤毛麟角。如果一定要为达利找出通用模式的话,那就是“因势、因时和变通”这一普遍原理同达利的软硬资源相结合。

    况且,达利模式并不是没有任何缺陷,达利的多品牌多品类多品种产品策略也常为外界诟病,多品牌策略无法形成有效的传播凝聚力,费用高昂的推广模式,是很多企业的不能承受之重。

    每个企业的品牌管理能力和资源不同,决定了它们在借鉴任何一种模式时都必须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既要抓住机会,也要稳健经营,活得久才能有机会活得好。更不能把模式变成一种束缚。要根据变化的市场不断调整和改进,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过于迷信和重复某种成功模式,不仅束缚了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也是企业最大的问题隐患。市场环境瞬息万变,过分地依赖某种套路只会让自己面临发展桎梏,错失发展良机。

    模式,意味着成功,也往往意味着束缚;创新,就是打破这种束缚。本土食品企业绝不能局限在某个一成不变的模式中裹足不前,而是应该追求务实创新,结合企业自身资源状况,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编辑  来源:www.cnaidc.com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生意经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中国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