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意经 » 创业中心 » 创业故事 » 正文

创业故事:他们是怎样长大的?

2012-08-22   来源:www.cnaidc.com   作者:中国自动识别网CNAIDC   点击:531
但我铁了心,我知道自己的优势——创新的优势。”

    走创新之路是企业一开始就确立的目标。企业要靠什么生存,靠什么发展,在这一点上我们坚定不移。1992年我们只有几个人,就开始想要造全中国没有的发动机,最后因资金短缺,无疾而终。1994年,我们有了500多万资金,狠狠心拿出50万来搞开发。三个月后,居然大功告成,全中国独一无二的100毫升四冲程发动机终于成了我们的专利。

    消息刚一传出,浙江省钱江集团找上门来,要求包销:1995年你们一台都不准卖给别人,我保证买你们8万台。

    1994年我们总共生产发动机两万台,一听8万这个数字,差点昏了过去。1995年我们实实在在地卖了8万台发动机给钱江,每一台赚200元,这个品种共赚了1600万。

    尝到甜头以后,在这一年我们又投入100万元,差不多花了五六个月,搞出了100毫升的电启动发动机。当年投放市场,从9月到12月,共销售6万台,又赚了1500万元。这一年是我们突飞猛进的一年,我们搞出了两个“全国没有”,一下子就用500万搏回了3100万——常常午夜梦回,忍不住会感到不太真实。

    创新的动力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我开始大张旗鼓组建技术中心,每年拿出销售收入的4%投入新品开发。这样的手笔在摩托车行业绝无仅有。如果开发部门用不完这笔钱,我会骂他们无能。

    另外我还发现,创新里面也有制度设计问题,比如某些国营企业,开发部门十个人设计了一个新品种。却有100个人跑来领奖金,开发者积极性必然受挫;所以他们常常是认识不晚,开发很慢。于是我规定谁开发谁得奖,谁出大力谁获重奖。

    从那以来,我们几乎每半年推一个新机器,现在是每个月就能推一个全国没有甚至全世界没有的新机器。比如110毫升立式发动机,过去全世界没有,我们把它开发出来,去年一年就卖了四十万台。最火爆的时候,厂商几个月前就打来预付款,货却发不出去,以致于每个星期我们都得到机场去包几架飞机发货。

    创新带来的惊喜告诉我一个道理:你要想把一件事情做大,就一定要搞出大家没有的新产品。所以有时候我和手下开玩笑:你哪怕是做馒头,也总得在形状上、花色上想点办法,最好是市面上没有卖过的什馒头,可能一下子引起轰动。98年以后我提出了“摩托车时装化”,认识到创新不一定局限在高科技,有时候摩托车或发动机仅仅改一下外观,就如同时装改一下领或袖,就会好卖。比如我们一款发动机边盖改了改形状,成本只增加了两元,却在市场上多卖了五十元。

    创新无止境。每一次新品开发成功,我都要告诫员工,不能有“李自成进北京——江山铁打”的感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中国摩托车发展势头是如此的快和不可阻挡,以至于一切落后者都难免被辗于轮下,抛于尘土。近几年来,国内同行大家都开始创新了,每一家企业都在搞技术中心、开发中心甚至研究院,我们怎么办?我们只能“认识更新,投人更大,方法更好”。

    投资的力度等于创新的速度。拿破仑为什么打胜仗?是因为他的军队行军速度是130步/分钟,其他欧洲军队是70步/分钟。最近年我们在技术开发上每年都投入近一个亿资金,因此我们推出的一个个崭新技术,将是别人很难在短时间内消化和赶上的。投入更大,技术含量更高,企业更上台阶,这恐怕就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道理吧。

    

编辑  来源:www.cnaidc.com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生意经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中国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