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辛创业路
来浙江经商之前,刘琼漫无目的地摸爬滚打了一阵,但都是以“实习”的名义,在广东当过翻译,在上海的报社做过实习记者……“那时候我心目中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在一个地方干上两个月后再到另一个地方干两个月,边玩边历练人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比较模糊。”刘琼仿佛在说另一个自己。
人生总是充满了戏剧性,毕业后,刘琼陪一个同学去浙江的一家企业面试,“她当时说她害怕,让我去陪她壮壮胆”,结果倒好,这家企业的老板最后却录用了刘琼。
浙江相对自由开放的商业气氛十分契合刘琼的气质,再加上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用刘琼的话说,“感觉自己的心安静下来了,再也不想到处奔波了”。也是在这片土地上,刘琼后来确定了自己的兴趣之所在。
“一年前因为与合伙人存在分歧,我放弃股份从自己创立的第一家外贸公司‘净身出户’,当时很多人对此不解,就像现在我做的这个决定一样。”刘琼不讳言自己是个兴趣爱好第一、赚钱第二的理想青年。
当有人问刘琼这么做是不是谁强迫的,刘琼觉得可笑,“其实这个事从一开始到现在,都是自己一个人的决定,确实是内心对钓鱼岛问题上日方态度的抵触导致的,我不否认自己是一个感性的人,决定都是发自内心,跟生意本身没有关系,可能这就是个人对于国家的情感在生意上的一种表达吧。”
至于何时恢复到过去那样的正常贸易往来,刘琼说,“看情况变化吧。”
目前,因中止和日本客户的贸易往来所带来的损失,刘琼主要是通过多与其他国家签订单的方式来弥补,所幸之前日本方面的贸易额占比并不是很高,所以目前的损失尚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就在这时,电话又响了,刘琼接起电话,扬起爽朗的笑声,还好,这回是一位台湾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