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拥有双重身份的创业者往往在任务上都是能手,但在自己的创业项目上却是摸着石头过河。祁静和肖楠两人从小到大都没和土地打过交道,所以她们雇了专业技术员尚徒弟。尚徒弟协调什么时分种什么蔬菜、种多大产量、如何杀虫,同时管理着4名农民。肖楠以为农场的产品严厉说并不属于无机食品,但她保证不运用农药,有了虫子都是用最原始的手抓处置,只运用国度审批的无机肥,平时灌溉用芝麻渣泡的水,尽量运用牛粪作为肥料,希望“恢复食物应有的滋味”。
两人除了对农业一窍不通,运营也是后来才渐渐思索的。本职从事设计任务的祁静为农场设计了LOGO、环保袋等,将“爱歉收”的品牌树立起来。她们的广告就是“自己也在吃”,客户群也渐渐动摇。
据了解,她们的想法基于一种叫做“社区支持农业(CSA)”的理念,源于人们对食品平安和城市化进程中对土地的关注。刚末尾时,有朋友听了她俩的想法觉得“又前卫又可笑”,但当看到农场渐渐有了越来越多的人气,这位朋友特别为农场设计了明信片。
不过她们的理念并不是被一切人认同。有一次,一位女顾客为婆婆订购了一份蔬菜,上了年岁的婆婆觉得这包菜看上去卖相不佳,价钱又相对偏贵,当即和送货员吵了起来,顾客第二天打电话要求退货。祁静和肖楠为了表达诚意,第二周专门为这位顾客收费送了一次货,自然的滋味和优质的效劳,让这位顾客成为爱歉收的忠实“粉丝”,甚至还拉来邻居参与。
目前,农场的20块小菜地曾经承包出去17块,另有20户人家选择了配送蔬菜效劳。虽然农场出品的蔬菜比市场上的菜价贵,但有客户表示“吃完这个菜就吃不了其他菜了”。假设农场每周还有剩余的蔬果,她们就拿到北京无机农夫市集上出售,假设不算租地和基础设备的投入,目前的收支也基本到达平衡。
肖楠不时觉得做这件事情挺快乐的,和土地“亲密接触”后心里也变得更踏实。她们等候在3~5年以后可以收回本钱,“最差结果”就是有了一个自己吃担忧菜、可以休闲的中央,这曾经满足了她们的初衷。所以,她们以为自己的农场“只收获成功,不消费失败”。
本文来自:创业网(www.zzcyy.net)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zzcyy.net/Html/?1196_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