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意经 » 创业中心 » 创业故事 » 正文

袁美娟:创业要壮士断腕的魄力

2013-02-03   来源:www.cnaidc.com   作者:中国自动识别网CNAIDC   点击:543
被连续2次授予萧山区委优秀共

    产党员、连续7次被授予瓜沥镇党员积极分子称号,瓜沥镇2003年度敬老好儿女金榜奖,2010年度区政协十二届委员会双好委员。

    杭州萧山蓝天印染有限公司2009/2010/2001/2002年被评为瓜沥镇重点骨干企业,2002年度被评为瓜沥镇提高前辈党组织,2002年度萧山区私营企业协会提高前辈会员企业,2006年度区妇女联合会“妇字号”十强企业,2003年度区“巾帼建功”流动协会“巾帼创业”标兵单位,2011年度区人民政府文明单位。

    萧山花边又称“万缕丝”,发源于意大利威尼斯,在上个世纪20年代初传入萧山。花边传入萧山近百年来,在萧山大地“生根发芽”,又“遍地开花”。花边及其相关的工业,在萧山一些镇街蓬勃发展,一些镇街甚至还一度将其作为“主业”。

    一枚绣花针、一根绣花线,一双巧手绣出夸姣明天。来自“中国花边之都”萧山瓜沥镇横梗头村的农家女袁美娟自创业就从未再离开过这个锦绣的行业:

    上世纪80年代,袁美娟花三天三夜冲干净鸡屎,将一座旷废的养鸡场变身纺织厂。此后,从萧山线带漂染厂到蓝天印染再到威驰绣艺,之后又将目光投向贸易地产。30年过去,袁美娟已从一名普通农家女变身拥有几亿资产的企业家。

    日前,导报记者专访袁美娟,倾听她的创业故事。

    “做企业,一定要有敏锐的嗅觉!”

    此后,盈利一个月比一个月多,到1989年,袁美娟每月利润已不乱在1万多元,后来甚至到了2万多元。到1990年,她决定扩大出产,纺织机从原来的8台增加到38台。

    1991年对她来说是个转折点,恰是从这一年开始,袁美娟开始涉足染线。“单方面做织布已限制企业发展,印染厂却忙不外来,我咬着牙步入了这个我并不了解的行业,为此吃了良多亏。”一开始,袁美娟认为,只要有机器就可以搞印染,但很快,环保部分上门了,对厂子进行了重罚。既然知道题目所在,袁美娟马上补救,去办理了环评。

    “究竟不是特别认识的行业,印染厂不能一下子投入太多。”袁美娟投资了250万元,做了一个染线车间,到1992年,就有100多万元净利润。

    “到1995年,我又开始想,既然染线利润空间大,染布是不是应该更可观?”结果印染厂开出,第一个月就赚了30万元。也就是在那时,袁美娟把厂子从运西村搬到横埂头村。由于她当时想把染线和染布在一起出产,在村里鼎力匡助下,顺利解决土地题目,1996年,“萧山蓝天印染有限公司”成立并顺利投产。

    有人说,袁美娟这个女人胆子太大,但是她总感觉办厂就是要有魄力。“记得1996年时,我已经小有资产,赚了600万元。老公也但愿我不要再继承了,但我想做大企业。”

    1997年,她又投资2000多万元扩建厂房、购买新机器,这一次将目光瞄向了入口机器,两台300多万元的定型机带来了看得见的效益。为了有更强的竞争力,之后袁美娟每年都进行设备更新,多的时候投入1000多万元,少的时候也投入六七百万元。

编辑  来源:www.cnaidc.com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生意经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中国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