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绣是他涉足的第二个领域。2008年6月,此前投奔他的学弟发现十字绣行业投资少、门槛低,国内规模性的企业也不多,便向刘鹏飞作了推荐。两个月后,由刘鹏飞投资的香港灵泉十字绣有限公司成立,学弟任总经理,他自己担任大股东。一年以后,灵泉十字绣旗下的雅典、锦绣阁、伊人绣坊等多个品牌占据了国内十字绣市场前五的位置,实现年销售额3000多万。
开公司的念头就这么一发不可收拾。2009年3月,路德图文设计印刷有限公司成立;2009年5月,鹏道工艺品厂成立;2010年5月,飞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到如今,他已经投资建立了8家公司,涉及孔明灯、十字绣、数字油画、荧光板、印刷、家居、服饰等多个领域。
“这几个公司看着好像没什么关系,其实有共同点。”刘鹏飞解释,他投资的领域都属于新兴实业、入行门槛低、行业发展不成熟、有一定市场前景。对于这种快速横向式发展,也有人提出异议,但他却认为,现在正是“打江山抢占地盘”的时候,发现好项目,不管三七二十一,干了再说。
这种投资模式必然会有风险。去年2月,刘鹏飞成立了一家雨伞加工厂,由于决策失误工厂在9个月后倒闭,这也使他直接损失了20万。“这钱都是我之前赚回来的,成立的时候我也没严格计算过回报率。”
对于这次失败,刘鹏飞看得很开,他甚至悟到,自己开这么多公司是正确的——把鸡蛋放到不同的筐里,碎了一筐还有其他筐,反而是降低了风险。
“英雄”情结
刘鹏飞成立8家公司的另一个原因,是他内心的英雄情结。这个从小就迷恋名人传记的80后年轻人,视毛泽东为偶像,张口闭口都是“打江山”和“闹革命”。那些投奔他的学弟学妹,都被他视为志同道合的“革命兄弟”。
“没有成功的个人,只有成功的团队。”为了留住这些兄弟,让他们有更多干劲,刘鹏飞选择多开几家公司,让兄弟们担任公司总经理。一个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的新人,如何能当好一家公司的老总?刘鹏飞似乎对此并不担心:“谁天生就会当老板?我自己也是‘赶鸭子上架’逼出来的。”在他眼里,一个人的忠诚和品德是最重要的,至于个人能力,完全可以后期培养。
总经理的位置毕竟有限,刘鹏飞又想到了股份制。他拿出公司的一部分股份,分给公司的20多名骨干,这些人以他的校友为主,都是曾经和他一起打拼过的兄弟。“我的理想是共有、共富、共荣,建立全民股份制。”让公司的每名员工都有股份,这是刘鹏飞理想中的企业,他将此视为一项伟大的事业。而这个事业最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房子——他要在义乌盖一栋高楼,让员工不必再为高昂的房价发愁。除了支持一同创业的兄弟,刘鹏飞也没有忘记学弟学妹。他在母校成立了飞天电子商务基金会,专门用于大学生创业。
“一家优秀的企业,一定要赢得社会的尊重。”坐拥千万资产的刘鹏飞回想自己的创业之路,他提到了“时势造英雄”这句话。在他的概念里,所谓“时势”,是义乌这个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也是近十年飞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平台,而那个“英雄”,正是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