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棚笃信,只要等几年,国家就会来办幼儿园。他没想到的是,“物价飞涨,房租、文具、老师的工资,都在涨。”眼下,当初的4万多,只剩下2000多。
“工资有时候迟发,但不会拖欠”,幼儿园老师魏丽娜说,她想和李小棚一起坚守下去,至于能坚持多久,她直说“看情况吧”。李小棚可不想“看情况”。
今年暑假,他在西安蔬菜批发市场干装卸工,天天工作14个小时。为了省钱,他没有租屋子住,累了就直接睡在市场的水泥地板上,饿了就吃馒头,喝自来水。那段时间他经常干着干着就两眼发黑,他规定自己只能休息几分钟,然后接着干。
这个打工时扛两百斤的“大力士”还是个“书呆子”,认准的事情就一条道走到黑,谁说也不听。据他自己说,是被书里写的思想境界给“笼”住了。李小棚不吸烟不饮酒,唯一的爱好就是看书。甚至是打工的间歇,他也要跑到书摊去,便宜的旧书就买回来,买不起的就站着读。路遥《平凡的世界》他读了好几遍,“太喜欢了。”
有时他也动笔写文章,都是农村题材,有散文,还有戏。在李小棚看来,农村人的“愚昧和贫穷”,是由于大多没能接受文化教育。“我打工挣钱帮他们,只能说是解决燃眉之急,只有让他们上学,人生才能彻底改变。”
他始终遗憾由于父亲突发意外,他没能参加高考,那时他是县城重点高中的第一名,“第二名上了北大,本来我们学校一定能考上两个北大的。”他沿着公路溜达着,扯下路边的草叶,眼睛望着公路的尽头。
而老师的愿望也许会被孩子们实现。“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山林,复照青苔上。”蓝桥幼儿园一楼小班门口,出生于北京奥运会期间的张博奥大声背诵着老师教的《鹿柴》,声音响亮,咬字清楚。刚满3岁的她还不知道,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隐居蓝田辋川时的作品,描绘的,正是她眼前这座大山中的场景。而她的妈妈看着女儿说,“等她长大了,要去北京上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