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星辰急便成立之初,包括马云在内的诸多业内人士都十分看好电商快递市场。在其成立8个月后的2010年3月,马云便给其投资3000万元,其后又追加投资了4000万元。电商快递市场,看起来是一块诱人的蛋糕,可现实却很骨感。首先,阿里巴巴方面不可能指定淘宝卖家必须采用哪家快递公司。如果可以的话,那么阿里巴巴完全可以自己做一家快递公司。因此,如何拿到卖家的货单,成为摆在陈平面前的头号难题。可是,其电商物流定位的战略性错误,不但超乎了陈平的预想,个中原因,连电商大佬马云都是事后才知道。
仓库建好后,没有一家淘宝商户愿意把货存放在其免费的仓库中。在淘宝网的优惠诱惑下,其仓库,很快就被装满了。但淘宝卖家的货进入仓库之后,却一票都不发。本应是星晨急便收入之源的仓库,却存了一堆“死货”。其实在此时,很多淘宝卖家已经异化成物流商“四通一达”的加盟商,除了赚取贩卖货品的差价,还赚取物流费。成为加盟商的淘宝卖家,只需要付“四通一达”的工作单费、中转费和流量费就可以完成发件,而这三项费用仅需5元。如此一来,只要日均销量超过100单的淘宝卖家,就会直接加盟四通一达,成为他们的加盟商。因为如果通过快递公司发100件货,快递费为1000元左右,而300元就已经足够淘宝卖家雇用一辆车、一个员工,直接送到申通等快递公司的中转站。所以,卖家们就直接加盟了。好处显而易见。在商品保持低价竞争优势的基础上,淘宝卖家还能赚到部分物流费用,因为其对外报价还是正常10-12元的快递费。陈平认为,在淘宝网上,有70%的卖家已经成为“四通一达”的加盟商。其余30%发货量较小没有成为加盟商的卖家,也有各种快递公司的营业员免费到卖家家中打包、贴单、装货。而星晨急便由于扩张过快,业务员培训并没有完全跟上。
放弃C2C后,星辰急便国内的B2C电商谈起了合作。但是国内B2C巨头们都在做自己的物流体系,留给星晨急便的只有城市远郊区的业务。远郊区业务利润低,做得越多亏得越多,到去年10月时,星辰急便平均月亏近200万元。两次转型的失利,给了星辰急便很大的打击,随后对鑫飞鸿的收购,更是成为了压死星辰急便的最后一根稻草。在陈平的身上,我们也看到了很多优秀的企业家具有的品质,执著、当机立断、富于胆识,当然,你可以说是时运不济,两次的创业失败,都受到了世界经济环境的影响。你也可以说他考虑不周,不够谨慎以及激进的性格为此次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典型案例二:唯棉网
维棉网上线于2010年11月,那正是风投资本对电子商务趋之若鹜的疯狂时期。维棉网就在那个时代诞生。维棉网的创始人林伟是北京金山的早期创业员工,曾担任金山软件渠道经理,2000年接触过电子商务,曾在中国最早的B2C网站之一“酷比得”担任产品行销总监。受到“凡客模式”的影响,维棉网定位于以袜子为单品突破点,未来向更丰富的百货类商品做拓展。此外,颇有意思的是,维棉网与凡客的创始团队都与“金山系”有着密切关系,这或许也加深了维棉网与凡客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同时,维棉网还得到金山原高级副总裁、现蓝港在线CEO王峰的第一轮天使投资。在王峰投资维棉网并出任董事长后,2010年12月份,新东方联合创始人徐小平以千万元级别投资维棉网,成为第二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