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意经 » 创业中心 » 财富女商 » 正文

“铁娘子”惠特曼:惠普帝国拯救者

2014-06-24   来源:www.cnaidc.com   作者:中国自动识别网CNAIDC   点击:21

    直言不讳、平易近人、坚持不懈的惠特曼是惠普亟需的那种领导者。她果断而不专横,说服力强而不油腔滑调。她是团队建设者,知道想要实现好转,就必须改正成百上千个不起眼的缺陷,而不是把一切都押注于虚无缥缈的灵丹妙药。用惠普董事、硅谷顶尖创投人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的话说:“她是自惠普创始人之后该公司最好的CEO。”

    然而,使这家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公司(年营收1,200亿美元,员工33万人)重回正轨,这是个极其艰巨的任务。在过去15年里进行了70多次并购的惠普不只是机构臃肿、杂乱无章、发展失速的问题,或许已经处在衰退状态中。在过去7个季度的大部分时间里,营收都在萎缩。

    5年来,惠普的资本回报率只有可怜的7%(相比之下,IBM为29%,就连自身也被诸多问题困扰的戴尔也达到了24%)。在进行巨额资产减记之前,惠普仍然在盈利,但其股票市盈率仅为6倍。有位重要投资者声称,惠普无法彻底平息人们对其市盈率降至零的担忧。

    这会吓倒惠特曼吗?再猜猜看。“有问题是好事,只要能迅速解决它们。”惠特曼在惠普员工食堂里吃着科布沙拉午餐时说。如今,食堂里贴满了惠特曼喜欢的各种格言,包括这句:“迎难而上,不要畏首畏尾。”“梅格在事业上的成长,靠的就是解决一个个这类挑战,”星巴克CEO霍华德·舒尔茨(Howard Schultz)如此说道。他是惠特曼的老朋友,在eBay董事会里共事时相识。

    20个月前,当惠特曼接掌惠普时(此前她在2010年加州州长选举中失利,使她自掏腰包拿出的大量竞选资金付诸东流),她面对的是一家已经赶走了四位CEO的公司。1999年,和蔼可亲的自家人卢·普拉特(Lew Platt)表现不够好;2005年,魅力十足的营销高手卡莉·菲奥莉娜(Carly S.Fiorina)未能实现盈利目标;2010年,精明务实的数据控马克·赫德(Mark Hurd)深陷报销单丑闻;惠特曼的前任、来自欧洲的冷漠人物李奥·艾波瑟克(Leo Apotheker;中文名:李艾科)仅在任上呆了11个月。他失败的原因是:盲目的战略扩张使惠普的股价暴跌。

    在惠普董事会里,没有人愿意冒险选择和培养另一个外来者。但内部候选人屈指可数。因此,在2011年8月,当李艾科的短暂任期快要结束时,董事们开始达成共识,把惠特曼作为他们的最佳选择。她曾是成功的硅谷CEO。她在2011年1月进入惠普董事会,对该公司的问题心知肚明。由于杰里·布朗(Jerry Brown)惬意地坐在萨克拉门托的州长办公室里,惠特曼可以承担新的全职工作了。

    但有个问题:惠特曼不想接受这个职位。她对惠普董事拉杰·古普塔(Raj Gupta)和安德森说,董事会的工作、私募股权投资的工作和可能的政治任命够她忙了。

    “我不想再管理公司了。”她对一位董事说。但在一次惠普董事会会议结束后搭乘私人飞机返回湾区的途中,其他董事开始游说她。他们提到了惠普作为硅谷第一家车库创业公司的辉煌历史。这家公司在1939年由工程师比尔·休利特(Bill Hewlett)和戴维·帕卡德(David Packard)创建。他们还谈到了惠普对加州经济和作为全球创新标志的重要性。

    “突然,谈话变成了她上任后会怎么做。”安德森回忆说,“我看到了她眼中的那种闪光。我对自己说,我想我们打动她了。”

    惠特曼深知,在科技行业打拼,通常都不会给第二次机会。落后就会被淘汰出局。但在20世纪90年代有两个显著的例外: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回归苹果和路易斯·格斯特纳(Lou Gerstner;中文名:郭士纳)改革IBM。在研究了这两个样板后,56岁的惠特曼迅速排除了乔布斯这个样板。“史蒂夫是我们这一代的商业奇才。”她说,“任何人都难效仿他。”另外,惠普的未来没有充满魔力的iPod或iPhone。她说,相比之下,格斯特纳使IBM实现好转的例子“可能更有用”。

    和那位使蓝色巨人重回轨道的外来者一样,惠特曼在2011年10月以CEO的身份开始其第一场董事会会议时说:“第一条规定是修正我们已有的东西。”她推翻了李艾科以甩卖价出售PC业务的计划。她认为,该业务可以得到修正,尤其是在更加关注平板电脑和其他移动设备这类繁荣市场的情况下。惠特曼坚持执行了李艾科提出的以110亿美元收购英国软件公司Autonomy的交易,但效果事与愿违。

    为了让事情简单化,惠特曼将惠普分成两大集群。一个集群以企业技术客户为目标,主要由唐纳特利的企业硬件部门组成。在最近一个季度里,惠普的服务器、存储器和网络设备贡献了43%的营业利润。从理论上说,所有这些铁硅制品都应该得到相关软件和服务部门的支撑。但说起软件领域的并购,Autonomy只是代价最高昂的败笔而已。在过去10年里,惠普总共花费近190亿美元收购了众多公司,然而它们对总体利润的贡献只有7%。为其他公司技术项目提供支持的服务部门勉强实现盈亏平衡。在去年8月减记80亿美元资产后,该部门正在努力重建。

编辑  来源:www.cnaidc.com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生意经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推荐图文
推荐生意经
点击排行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