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意经 » 创业中心 » 创业宝典 » 正文

99%的创业活法:“抠门”

2013-10-12   来源:www.cnaidc.com   作者:中国自动识别网CNAIDC   点击:46
摘要:这样的操作模式使得他的毛利率并不高。假定代理制要收取他30%的佣金提成,培训机构、培训老师要分成50%~60%,那他就仅剩下至多20%的毛利空间,市场规模又不大,这种生意,必须非常“抠门”才行:尽可能压低成本。
关键词: 成本

    一位搞在线教育的创业者最近遇到了一些问题,在这个做了四五年的项目上,他已经投入了数百万元,但依然没有什么头绪。

    这个市场是司法考试培训的市场。司法考试的通过率不高,所以对于考生来说,获取比较好的培训辅导是一个事实存在的需求(通过率很高的考试自己看书就行了)。这位创业者做的是收费项目,从移动端APP到PC端的软件,乃至WEB端的门槛准入,在线上完成教育产品的交付,并提供师生之间一对一互动的功能。其商业模式是成立的,可惜依然不赚钱。

    其实这位创业者没有算账。

    司法考试培训的市场其实不是一个大市场,每年大概也就是几十万考生的规模,空间有限。而且这个市场有个特点:很难有老客户的重复消费。如果考过了,自然用不着第二年再花银子;如果考不过,就埋怨你的产品不好,明年就算花钱也不给你了。整体来说,它不得不每年都需要开拓新客户。

    这位创业者一方面使用“代理制”的方式来寻求销售达成的机会;另一方面,则与培训机构、培训老师合作。这样的操作模式使得他的毛利率并不高。假定代理制要收取他30%的佣金提成,培训机构、培训老师要分成50%~60%,那他就仅剩下至多20%的毛利空间,市场规模又不大,这种生意,必须非常“抠门”才行:尽可能压低成本。

    但这位创业者没有控制住成本,从“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这个角度出发,他耗费了大量的财力来开发软件,刚刚又和一家第三方App制作公司签约,准备了小十万元来投入到新版本的App开发中。这家公司高峰期达到四五十人的规模,一个月开销数十万元,不赔钱才是怪事。

    其实有很多创业项目并不是要做“下一个Google”、“下一个Facebook”,也不是一开始就要用免费的方式大规模铺开,再在未来依靠规模来推进增值服务(比如1万个免费用户里有10个会购买比较高级的服务)。非常多的创业项目一开始就是收钱的,商业模式无需讨论。做大不做大并不是第一位的,做活还是做死,才是keypoint。

    所谓的量入为出,就是考虑两样东西:假设这个市场在自己的全力耕耘下,会有多大的收入规模,毛利空间为多少。这就是一个成本上限。超越这个数字的成本投入,都是不智的。而且这类项目,也没有必要耗费太大的营销资源,因为其实它并不需要在特别短的时间里迅速培养出一个大规模。

    和这位创业者分手的时候,我劝了他一句:放弃App这种巨贵的东西吧,考虑一下免费的微信公众账号如何?它的成本低廉,又有天然的人际链条,适合做一下消费者自发的口碑。像试题训练、名师寻找,微信服务号有大把可资利用的地方。

编辑  来源:www.cnaidc.com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生意经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中国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