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价值是靠结果来交换的!
3.信守承诺
全中国的人都崇拜李嘉诚的成就,他个人从贫贱学徒成为首富的奋斗历程更是励志的典型案例。在香港的商人圈中,很早就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只要和李嘉诚签署了合同,就不用担心合同执行的问题了。李嘉诚靠着这样的信誉在商圈中奠定了长期的发展基础。
信守承诺是执行人才的第三个标准。如果说前两个标准讲的是外在标准,那么,信守承诺与永不言败讲的就是执行人才的内在人格标准,信守承诺意味着建立起个人品牌,从而值得人们信任与合作。
4.永不言败
永不言败讲的是对过程的执着,这是执行人才的第四个标准。据说爱迪生发明电灯时,试验几千次仍然没有成功,有人问,这么多次失败为什么不放弃。他回答,我没有看到失败,我看到的是,我已经成功地发现有几千种材料不合适。
这就是执行应有的心态,失败并不是结尾,而是接近成功的一个里程碑。
在全球500强中,有人做过统计,近20年来,从美国西点军校毕业成为董事长的有1000多名,副董事长有2000多名,总经理或者董事这一级的也有5000多名。
为什么不是商学院培养了企业领导人,而是西点军校呢?我们可以看一下西点军校对学生要求的标准:爱国,准时,守纪,严格,正直,刚毅。这些都是任何一家优秀企业对其领导人要求的底线标准。
执行人才的四个标准,其实也是任何一个优秀企业对员工要求的底线标准:客户价值,结果导向,信守承诺,永不言败。这些永远都是把梦想变为现实的最为核心的要素。
如何获得执行人才
用人要学刘皇叔
在如何获得执行人才这个问题上,我经常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主角是三国中的刘备。
在英雄辈出的三国时期,刘备就个人才能而言,并不出众。可为什么三国最优秀的人才,比如一代名师诸葛亮,比如一代名将张飞、关羽、赵云等,都投奔了刘备,而且至死不渝?
回答是:刘备懂得如何寻找“卓越的执行人才”。那么,刘备是如何获得人才的呢?他的方式其实并不复杂,那就是,要想获得执行人才,就要先让自己成为执行人:
第一,客户价值。刘备深知自己的客户是百姓、是部属,于是,他总强调自己的使命是“光复汉室”。在最艰难的时候不忍丢下跟随自己的百姓,总以亲民的姿态带队伍,这样就获得了“人心”。可见,在执行人才上,最大的客户价值就是“攻心为上”。
第二,结果导向。刘备知道自己的弱点,所以,到处寻找有才干的人才,结交有能力的英雄,目的就是要在未来做一番大事业。他知道要想使“三结义的承诺”能够得以持续,就要将心比心。他与关羽、张飞吃睡都在一起,获得了关羽和张飞对他的赤胆忠心。即便后来曹操用高官与赤兔马引诱,也没有引起关羽一丝动摇。
第三,信守承诺。刘、关、张“三结义”是承诺的千古佳话。通过“结义”这种承诺方式,刘备获得了事业的起点:两员武艺超群的武将。
第四,永不言败。刘备请出诸葛亮已经成为千古佳话。所有的人都知道人才很重要,但是在怎样获得人才的道路上,刘备“三顾茅庐”给我们做出了一个执行的好榜样。试想,大雪天在茅屋外等待是什么滋味?
执行人才与学历无关
执行人才与性格、心胸、知识、素质,甚至民族、种族都没有必然的联系,在他们身上,只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对自己深深的责任感。
也就是说,世界上所有的优秀人才,有一个共同点:对自己负责任——这就是执行型人才的特点。这个结果意味着,如果你想得到一个有执行才能的人,那么首要的要素就是“看他是不是对自己真正负责”。
正是以上所说的这四个特点,使有责任感的人同时也是有执行能力的人。那么,什么样的人不是执行型的人呢?聪明人大多不是执行型的人,因为他们一生都在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而很少能够像阿甘一样把一件事做到底。
为什么阿甘那样一个智商不高的人,打乒乓球打成了冠军,跑步跑成了冠军,每做一样事都做到了顶级。他靠的是什么?
靠的就是执着。
而聪明人做事最缺乏的就是执着。一方面聪明人因为聪明,就总是在找捷径,把很多时间花在路途上或者找捷径上,没有一件事情做到底。另一方面,聪明人往往在社会上受宠,所以一旦碰到困难或反对,就不会像执着的人那样坚持,而是选择逃避。
反过来,什么人不是执行人才?
三种人:耍小聪明的人,追求完美的人,思考过度的人。耍小聪明的人永远在找捷径,不会认真执行。追求完美的人往往把事越做越复杂,结果一定是放弃。思考过度的人不屑于行动,他们一生都在思考如何爬山,但就是不爬山。
结论:要执行,学阿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