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意经 » 创业中心 » 创业宝典 » 正文

创业中怎么执行才会有好结果

2013-06-28   来源:www.cnaidc.com   作者:中国自动识别网CNAIDC   点击:526

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想赚钱,想为客户创造价值,那就不要以自己的喜好来衡量员工的行为,而要以客户价值、以利润贡献来衡量,听不听话就不要太计较了。

    有句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我觉得,这是一种沉溺于廉价劳动力模式的意淫。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不要说三个,就是三百个臭皮匠,也顶不上一个诸葛亮。

    我们并不是要到处找诸葛亮,我想说的仍然是执行力这件事。我只想说,每个公司的员工其实都有诸葛亮的基因,每个秘书都可以做到九段,这并不难。问题是他们的基因却会被管理者、当权者的偏好压制了,因为当权者喜欢听话的属下。

    当然有人会反驳我说,我喜欢既听话又能干的。

    从进化论的角度,既听话又能干的员工时间长了,“听话”那部分机能会进化,“能干”那部分机能会退化,这不是我说的,这是德鲁克说的。

    这就是我们提倡执行力的出发点:要尊重员工的创造性,更要激发他们用脑子干活,要愿意给创新员工付费,要把人当成资本,而不是成本。

    执行是要结果而不是完成任务

    在公司中,任务与结果的矛盾会导致下属甚至整个公司都在找理由推卸责任。下属找理由对付你,你找理由对付其他人,因为只要完成了任务,我们就有一万个理由来说明,没有完成结果不是我们自己的责任。

    另一方面,因为没有讲清责任,结果真正出来的时候,任何人都可以争功,表明是自己的功劳。比如上面说的打电话通知会议这件事,打了电话之后,所有人准时参加了会议,你说这是谁的功劳?

    打电话的人完全可以说是他的。结果在他的个人总结中,就会有一条:“总是按时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而且你还没话说!

    实际上,真正有执行力的是那些参加会议的人,他们接到通知,就保证准时参加会议,不需要任何提醒,排除了所有的干扰呢。

    我们要懂得一个基本道理:对结果负责是对客户价值负责,而对任务负责是对工作程序负责。公司大了,部门和职位一多,程序就往往代替了结果,组织层级就会代替客户价值。于是,任务往往就会迷惑我们的眼睛,这样就有了无数可以开脱责任的理由:你看他已经尽力了,他已经努力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等等。

    这种现象我们过去是用来描述政府公务员的,但今天我们发现公务员现象在民营企业到处皆是。

    如果我们要致力于打造一个有强大执行力的团队,那么请记住,执行永远都只有一个主题:执行是要结果而不是完成任务。我们永远都要锁定结果这一目标,而不是任务这一程序。

    结果三要素

    冯小刚是中国最早拍商业片并且赚钱的本土导演,他总结自己成功的原因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就是我们乐意奉送的!”冯小刚这段落话讲了结果的三个方面:

    ·客户价值是“喜”和“乐”;

    ·客户价值是通过“闻”和“见”这样简单的感官实现的;

    ·客户的喜爱是用票房价值来体现的。

    这三点,我们也概括为结果的三要素:有价值,可感知,可交换。

    ·有价值

    结果不是被某个人主观定义的,而是被客户定义的。这就意味着,员工衡量自己工作的标准,不管是领导、自己,还是同事,都不是最终的标准。所有评价,都必须符合客户价值,客户价值才是最终的唯一的衡量标准。

    当然,在具体的工作中,问题就来了,像财务这样的部门,离外面的客户那么远,他们的客户是谁?

    在这里,我们通常会引入“内部客户”这个概念,用来表达财务所服务的部门,就是财务的客户,比如销售部、管理层,都是最重要的客户。

    值得注意的是,当内部客户的标准与外部客户的标准出现争执的时候,外部客户才是唯一的仲裁。

    ·可认知

    那么,客户价值的标准又是什么呢?回答是,客户的认知。

    也就是说,客户价值很大程度上是客户的认知价值,特别是对服务业,一个产品一个服务,有没有价值,是由客户的喜好决定的。你说你的产品再好,你工作再努力,但客户没有感觉到,对此没有概念,那他就不会为此付钱。

    ·可交换

    正如电影的价值最后要通过票房来体现一样,商业的价值,最终要体现在利益的交换上。客户喜欢并不是结果,客户把喜欢变为购买,才是真正的结果。

    叫好不叫座是艺术,真正的执行是叫好又叫座。在这一点上做得最好的是苹果,苹果既叫好,也叫座,这才是执行追求的最高境界!

    一个差的结果,也比没有结果强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老和尚,他身边有一帮虔诚的弟子。这一天,他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山不远的河边,人人目瞪口呆。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

    无功而返,弟子们都有些垂头丧气,唯独一个小和尚与师傅坦然相对。师傅问其故,小和尚从怀中掏出一个苹果,递给师傅说,过不了河,打不了柴,见河边有棵苹果树,我就顺手把树上唯一一个苹果摘来了。

    后来,这位小和尚成了师傅的衣钵传人。

    有句话叫:“先开枪,再瞄准。”很多人都不理解,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一直都是要“先瞄准,后开枪”的。但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终于懂了先开枪再瞄准的逻辑,就是执行逻辑:一个差的结果,也比没有结果强。

    为什么要行动第一?这有点儿像吃梨。无论你怎么研究梨的构成,但如果你不吃,你就永远不知道梨是什么滋味。所以,在执行的意义上,学问不是第一位的,实践才是第一位的,凡事要亲自做一遍。如果不吃梨,就不知道梨是什么滋味,就这么简单。

    如何做结果

    在我们明确了做结果的重要性和唯一性之后,接下来的问题是——“结果怎么样做?!”

    两条美女蛇结果从哪里来?只能从行动中来,结果不能通过思考获得。

编辑  来源:www.cnaidc.com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生意经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中国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