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的设计者常常是男老板。他们对此的解释是,女人穿衣服是给男人看的,所以他们更懂女人喜欢怎样的衣服。样衣的设计在整个服装生产流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它掌握着接下来这批衣服到底能否挤入潮流大军,带来多少销量。一旦判断失误,则可能导致大量成衣的积压和亏本清货。
每天在东门各个服装批发市场流动的人口有约十万人,阿寻也是这十万分之一,不过,他不是来批发衣服的,他是来卖杂志和图片的。每天,他都会推着小车穿行在各个档口,车上装满了各种潮流服饰的杂志。杂志还分门别类:上衣、外套、裙子、裤子、韩版、欧版等。此外,还有一些他从淘宝网上下载的热销款式、最新款式的服装图片。阿寻生意不错,对东门经营服装批发的档主们而言,去欧洲参加时装展太过遥远,看看这些杂志,及时捕捉流行时的最好的方法。
短裤、T恤、人字拖,就是一个批发档口老板夏天标准的形象。相比那些穿着个性、光鲜,艺术气息十足的时装设计师,这些流着汗在堆满衣服的档口,帮客人打包服装的男人,让人不禁疑惑他们跟潮流服装设计怎会有半毛钱关系?而恰恰就是他们设计的服装,最终出现在全国各地多个潮流服装小店中。
对他们来说,所谓艺术设计并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专业活,流行新款无非就是在已有设计款式的基础上做一些“小”改动——长袖改为短袖、无领改为衬衫领、真丝面料改为雪纺……那个时髦词儿“微创新”在他们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些没有经过任何专业训练的“服装设计师”看来,深圳比邻香港,相比广州、东莞、中山等服装制造集中地,深圳服装更具有一种“国际范儿”,更潮流,国际上流行什么,深圳市场常常能够首先做出反应。
东门小档主、潮版设计爱好者陈俊平隔三岔五就会去逛一下市场。他不会去品牌聚集的商场,而是直奔罗湖几个专卖欧洲、韩国直供货的店铺。有看得“眼热”的,他就会买一件作为样板衣。在他看来,对时尚的触觉有日积月累的基础,但更多是天生的,“只要有时尚的感觉、懂得颜色混搭,再廉价的衣服也能穿出大牌的时尚味儿来”。他看市场的眼光很准,一眼就能分辨哪些真是从欧洲、韩国过来的货,哪些是仿单。“买回这些样板衣,再根据下一季的潮流稍作改动,这样的衣服肯定就是爆款。”
档主林阿丁一有空就上淘宝看那几个皇冠超级卖家上的新款,以及从一件衣服几百上千条的买家评价中寻找购买的理由。在大街上,他常常会特别注意那些时髦女郎的穿着。有一次,一个很有气质的年轻女子擦肩而过,背影望去那件带有毛领的中长风衣让他眼前一亮。他冲到对方前面,仔细看了个究竟,吓得对方以为遇到歹人差点要报警。
回来后,他凭记忆画了图纸,打板师傅做了两次达到他的要求。那款批发价在100元/件的风衣在去年秋天热销到不行。为应对络绎不绝的客户和不断响起的订货电话,那段日子林阿丁保持了一种异常的兴奋状态,像打鸡血一样每天只睡几个小时,“最后我忙到数钱都累得快睡着了,感觉每天就是不停地发货和数钱”。今年他打算稍加改动,增加颜色,继续销售这款风衣。
一个款式加工批发,投入很大,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为保险起见,还有档主将买来的样板衣先挂出来,试探市场反应。如果问者频频,则以最快速度加工批量生产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