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处理客户关系中,周芷若首先把自己定位是美丽女郎,成为客户张无忌追求的女人。这是一种懵懵懂懂的少女意识:你是男的,而我是女的,你追求我,天经地义。无论客户是不是会产生主动追求的冲动,这种意识是存在的。这就好比如今的销售员,在潜意识里总是认为自己所销售的产品是最好的,自己才是客户的唯一选择,客户不找我,那找谁?何况周芷若对张无忌还有少年时代的“喂饭之恩”,青梅竹马老相识,舍我其谁?顺便说一下,“老相识”这个概念也为许多销售员所常用,如先电话联络感情、发个邮件提醒等等。
实际上,在男女关系中,男人对女人初期的功能性依赖,同样是懵懵懂懂的,好奇与试探并存。如殷离就曾多次为张无忌试探过周芷若,灭绝师太也无意中充当过试探周芷若的角色,张无忌自己在光明顶重伤之余,还在用目光对周芷若进行试探。这跟客户对销售员初期的感觉几乎一样:我跟你没打过交道,没用过你们的产品,了解了解,或者干脆试用一下,如果你们服务好,产品好,价格合适,那么,就再做下一步打算,是否合作。
第二步是喜结伉俪,成为客户的老婆。周芷若在灵蛇岛基本完成了所有的计划,盗取屠龙刀、倚天剑,伤殷离、逐赵敏,偷练武功,和张无忌订下婚姻之约,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就客户关系而言,周芷若显然非常清醒地意识到,虽与客户签了订单,客户就必须对自己忠诚,这是合作的基础,但仅仅签约还是不能长期留住客户。
这种焦虑的心态,在她后来回归大陆、大都之行、濠州婚礼上都有所体现,如不断抱怨、投诉赵敏,要求张无忌快速、彻底解决赵敏问题,半推半就与张无忌接吻、拥抱,等等,甚至连明教未来夺取江山,张无忌成为皇帝后,她的身份身份问题都已经在设计了。这些焦虑、投诉、亲热、设计,其实都只有一个目的,即提高客户对自己的忠诚度和情感依赖,预防张无忌跑到竞争对手赵敏那里去。
濠州婚礼的中断,上演了一场二女争夫的闹剧,之后与张无忌就处于若即若离的阶段了,赵炎把它称为**阶段,即客户张无忌由于内疚、愧歉心理而对周芷若产生希望得到原谅的那种类似于情夫对**的心理性依赖。
老实说,周芷若在这个阶段的表现是可圈可点的。加害赵敏,是在提醒张无忌,你这位客户还是我,因为你欠我的;自称“宋夫人”,是提醒张无忌,我周芷若不是“劣质产品”,你后悔去吧,小样儿!峨嵋派力挫群豪,似乎又是在告诉张无忌,我的产品升级了;张无忌为宋青书疗伤,周芷若说:治好了他,你好问心无愧地去做朝廷驸马。潜台词就是:我们的之间的合同,你认不认都是一样地存在,休想做甩手大爷。
在这一阶段中,峨嵋派女尼在周芷若的授意下对张无忌的百般嘲弄、讥讽、谩骂,在现在的客户关系中几乎不可能出现,但在**关系中就很常见,是由爱生恨的极端表现。有理由相信,周芷若及峨嵋派的异常举动,如同客户关系中对客户的故意冷淡、假客气等等,不过是个升华版本,骨子里还是在千方百计强化张无忌对自己的心理依赖,以实现自己从知名度、美誉度到客户忠诚度上的转移。
最后一个阶段,就客户心理流程来说,应该是偶像期,即光环效应,销售员永远成为客户的偶像,好比粉丝对明星或男子暗恋女友等的一种偶像级依赖。尽管周芷若的做法有些牵强,但她确实努力了,能否达到目的,又当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