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难题亟需解决
城镇化和汽车普及进程的加快不断加剧各大城市的交通供需矛盾。交通安全、交通堵塞及环境污染成为困扰我国交通领域的三大难题。我国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仅为10.6 平方米,远低于国外城市人均道路面积15-20 平方米,同时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正以15%的高速率增长,而城市道路的增长率则仅为3%左右。随着中小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交通供需矛盾也从一线城市蔓延到二、三线城市。
土地资源有限导致了基础道路设施供给有限,另一方面,依靠限购令、收费等抑制需求的方式仅仅是治标不治本,因此提高道路使用效率成为解决供需矛盾的重要手段。
智能交通系统作为融合多种现代交通、通信、计算机等技术的智能化交通管理与服务手段,被认为是解决日趋恶化的城市交通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智能交通成为提高交通效率的重要手段,且已经在一线城市发挥巨大作用。经测算,采用智能交通技术提高道路管理水平后,每年仅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就可减少30%以上,并能将交通工具的使用效率提高50%以上。
随着智能交通系统(简称ITS)的发展,集成化、信息化已经成为ITS显着的特征,ITS子系统交通信号控制、交通流诱导、出行者信息、紧急事件管理等本身存在强关联性,协同运作是必然趋势。智能交通系统集成能实现网络化管理、信息共享,充分提升各子系统的效率,在交通组织优化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信号控制、交通诱导、交通信息采集、非现场执法等智能化手段,挖掘道路潜力,充分利用道路资源。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如今国内的智能交通市场上,已有一些专门做交通集成的企业,如银江股份、易华录、中海科技、皖通科技、捷顺科技等。这些企业正大力研发交通集成指挥平台。例如易华录就曾专门为城市公安交通指挥控制中心开发了一套交通综合管理平台系统,该系统是在城市数字化电子地图(GIS)的主控界面下进行操作控制,集中实现CCTV电视监控、交通信号控制、交通态势监控、交通流检测、交通信息诱导发布、闯红灯监测、治安卡口监测、GPS车辆定位、110/122接处警、交通紧急救援、车辆驾驶员管理、违章管理、事故管理等多种交通管理技术手段的"网络化"、"桌面化"、"数字化"、"可视化".易华录的这款产品一经推出便深受市场欢迎。由此可见,我国的智能交通市场巨大,对交通集成管理平台需求旺盛。
功能丰富的交通指挥集成平台
智能交通管理平台是基于GIS交通地理信息平台上,将交通各子系统部分功能集成在一个系统里,使各系统间的信息、数据在一个平台上可互相共享、交换、统一存储;并能通过对信息、数据的分析、比对、统计等科学计算方式为指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等。
智能交通控制指挥集成系统的主要需求有:
第一、基于GIS,集成交通指挥控制相关的子系统,如交通视频监控系统、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违章抓拍系统、交通诱导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使得在一个软件界面中,能查询与处理各子系统的数据,具备各子系统的部分功能;
第二、各集成的子系统间相关关联,能产生联动操作,提高交通指挥控制的能力与效率。
通过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形成市公安交警规范的交通指挥调度过程。
系统部署和功能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以GIS电子地图为主要界面。对各系统的集成方式,主要通过交通信息数据管理与分析平台进行,需要集成的各子系统,通过开放其需要集成的控制接口与数据接口,通过Web Service方式、视频流、数据库数据表查询方式等,实现集成系统对各集成的子系统的数据查询、处理,设备的控制等。
相应的,集成系统需开发相应的各子系统的应用界面,在这些软件界面中是相对各子系统的操作应用,但实质的数据交换与设备控制,是通过数据接口将控制指令及数据传递至各个子系统进行数据获取及设备控制。集成系统通过对各子系统的操作或者子系统间的联动操作,可以完成日常交通指挥、突发时间的交通指挥、城市交通状况的监控、交通控制与诱导、交通指挥辅助决策等交通指挥控制功能。
1、集成显示功能
系统能将采集到的其它各应用系统的数据,依托GIS系统进行集中展示(显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能够显示的信息包括:静态信息显示;动态信息实时显示;警情信息显示;监控视频的动态信息实时显示;警用车辆GPS定位及重点车辆监控系统(GPS系统)动态信息实时显示。
2、警情管理功能
平台可管理的警情应至少可分为以下类别:布控报警信息、违法车辆报警信息(闯红灯、超速、逆行、违停、占道行驶等)、拥堵报警、自然灾害(泥石流、塌方、雨雪灾害等)等事件、危化品运输车辆异常等信息。
平台应能根据警情的不同对警情类别进行分类,在GIS上对警情进行显示,不同级别警情应明确区分,对警情的处理状态应明确区分。
用户应可查询相关警情信息,查询条件应可分为精确查询或模糊查询。用户也应可以通过GIS地图漫游查找目标警情,找到后点击目标警情,显示目标警情的所有记录信息,供用户查看。
平台应提供人工上报警情的添加记录、修订、查询、定位、删除等管理功能。
系统可自动与报警电话联动,当接通报警电话时,可自动启动新增警情窗体,并自动填写报警人电话号码(手机或座机)。系统与市局110三台合一接处警系统能进行联动与数据交换,当市局110指挥中心接收到交通相关警情,可将报警电话转接至交警支队指挥室,由交警支队指挥室进行警情信息记录,同时,交警支队指挥室可通过系统将警情信息记录同步回市局110接处警系统。
3、预案/方案管理功能
系统应能汇总、制修订全市交通管理工作中各种预案,规范化预案格式,以提高交通管理工作的快速、高效和有序性。预案/方案管理应具有以下功能:
a)录入交通管理预案子功能
预案应可被按照可执行预案及文档型预案分类,可执行预案主要是针对某一特定交通事件性质、地点的事件进行人员、装备、车辆、接口设备具体调度的预案;文档型预案是属于原则性指导类的方案。
b)查询交通管理预案子功能
平台用户或其他授权用户在指挥调度时,应可通过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选择预案调用的条件在预案库中查找合适预案,或根据历史记录及调用的信息推导类似预案供用户参考或执行。
c)制作/优化交通管理方案子功能
平台用户在利用预案对事件处理完毕后进行汇总数据,应可根据预案的执行情况完善预案(可人工可自动对预案完善)。
d)预案执行子功能
根据选择的预案,应能通过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下发指令,指导各部门、单位处理事件,应可自动或人工调用、启动预案中涉及到的关联系统。
4、综合查询统计功能
(1)交通警情重点地段的排查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应可定义交通警情发生重点地段。定义条件应可根据不同时间段(如年、半年、季度、月、周、日),不同警情类型或组合警情类型,不同扣分违法行为、违法次数,路口、路段距离,辖区或指定区域进行设置。统计排查结果应可以交警大队、中队为单位或者按照行政区划为单位在GIS地图上或以表格、曲线、图形等形式显示。显示结果应可打印输出。
(2)GIS系统通用查询
系统具有以下GIS系统通用查询功能:
·设备查询:应包括各基础应用系统设备、供电设备、通信设备及其他辅助设备等;
·设施查询:应包括路面标志、标牌、标线等交通管理设施;
·机构查询:应包括各公安机关、政府机构、医疗机构、消防、卫生防疫、供电、供水、税务、银行等关系国计民生的相关机关及公司;
·道路查询:行政区划内的任意交通路网查询。
5、交通违法记录系统信息查询
系统可根据以下条件进行交通违法信息查询统计,例如:已处理交通违法人次信息、违法扣分信息、采取强制措施情况信息、采用技术手段违法取证信息、人工违法取证信息、重点车辆违法信息、指定大队或中队辖区、指定道路(根据需要可选择指定的道路或者指定的路口、路段)、车型、车辆属地等。统计结果应可以表格或图形等形式显示,并可打印输出。
6、车辆缉查功能
·黑名单管理功能。可对省、市级黑名单综合应用管理,可与省市级系统的黑名单进行数据交互。
·报警管理功能。能完成源头监控数据比对、报警、发布,统一报警业务流程。
·信息发布功能。能对布控报警信息进行统计和发布。
·信息关联共享功能。能实现与被盗抢车辆库、涉案车辆库和事故逃逸车辆库等的关联共享,应能完成被盗抢车辆、涉案车辆和事故逃逸车辆等的自动布控。
·监控信息采集功能。能采集源头监控数据(包括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多功能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超速违法监测系统、机动车区间测速系统等),供信息比对和查询使用。
·黑名单信息比对功能。能将源头监控数据和系统的黑名单数据进行号牌比对,产生报警信息。
·轨迹分析功能。能将源头监控数据集中存储,根据设定的查询条件,分析指定辆车在特定时间段的行车轨迹,并在GIS地图上图形化直观显示。
·短信彩信通知功能,在实施布控后,系统能自动将布控信息以彩信形式及时通知辖区大队、中队领导及值班民警。同时,如产生布控报警时,能自动通过短信,将报警信息及时告知布控人及值班人员,布控记录如有最新的查处情况,系统也能通过短信及时反馈布控人。
7、基于GIS的交通设施精细化显示功能
系统能实现基于GIS,对本系统所支持的各类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进行精细化的显示,系统能达到车道级的精细程度。同时,系统能提供道路沿途的实景照片,用户在地图上点击相应位置,系统能调出该地点场景照片,让用户了解到该地点的交通设施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