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应用 » 金融支付 » 正文

物联网手持采集终端银行物品配送解决方案

2011-07-11   来源:CN自动识别网   作者:江苏东大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点击:259
摘要:作为对安全度要求最高的行业,银行业的物品配送是其中对安全度要求最高,每一环节都必须要做到万无一失,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江苏东大集成银行物品配送解决方案能够为银行业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让整个配送过程更透明,更容易监管。
关键词: RFID
  一、应用背景

  多年来,银行配送过程中的安全性一直饱受考验。目前,银行业普遍使用保安公司的车辆进行物品配送,其GPS定位数据和银行不共享,导致银行无法实时监管车辆运行和配送情况,同时配送信息等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出现问题时,不易定位,这些问题始终困扰着银行业。

  客户需求:

   对配送人员的身份和权限识别,防止违规办理配送;
   对被配送物品的识别,防止物品配送错误;
   对配送过程相关信息的记录,如双方人员姓名、配送的物品、时间等;
   配送记录可转存至计算机管理系统数据库中长期保存,便于保管和查询;
  实时掌握配送过程中车辆运行信息。

  二、系统构成
 
  系统由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组成,其中软件系统主要指应用软件,采用手持式数据采集设备,软件系统包括嵌入式软件部分,其主要用于完成信息采集、处理及其传输。硬件系统由电子标签、天线、读写器和PC组成,用于完成信息采集、识别以及运行应用软件。通过本解决方案,改进了传统的配送模式,有效地降低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和信息泄露等问题,使得整个配送过程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更安全和高效。

  其中:
  电子标签:附着在被识别物体上,用来标识物体;
  天线:用于发射、接收无线电信号;
  移动数据终端:用来采集标签信息和无线传输记录信息;
  PC机:运行应用软件,接收移动数据终端传送回的信息。

  三、应用效果

  1、实现银行物品配送过程的数字化、可视化、痕迹化,达到精细化管理。
  2、采用任务流的方式对任务的发起、处理、核销进行全流程监管,实现系统的流程电子化的控制。
  3、RFID(无线射频)技术的使用能够实现对配送车辆的全程监管,实时获取配送过程中的每一步信息,提高了配送过程的安全性。

  四、案例点评
 
  方案整体操作简单,成本投入相对较低,可高效、快速、安全的实现对配送全程的监督和管理,实现过程的智能化操作,为银行业物流系统构造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五、推广价值

  方案的使用,能够解决银行配送过程中的时间和人力资源成本,帮助银行更安全、高效、快捷的完成整个配送过程,使得配送过程更有效率。优越性主要体现在:

  a 安全性 
  条码扫码技术准确高效识别、记录配送物品;
  GPS功能全程实时监控配送过程,定位车辆位置;
  具有数据加密功能,避免对数据资料随意读取和修改;
  利用手持设备规范每一步操作行为,从最大程度上杜绝出错和徇私舞弊。

  b 可操作性 
  操作简单,易于使用;
  减少人工录入的误差;
  无纸化配送提升企业形象,减少信息泄露。

  c 实时性 
  所有操作通过网络实时上传,管理中心实时掌握配送情况和过程。

  企业介绍

  江苏东大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简称江苏东集)成立于2002年,多年来,江苏东集移动终端事业部始终专业致力于自动识别和物联网终端设备领域研发,自主独立设计并制造的AUTOIDTM系列工业级物联网手持采集数据终端目前已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目前AUTOIDTM系列工业级物联网手持采集数据终端已在物流、制造、零售、医疗、政府、公共事业、公共安全等众多领域广泛应用。
  网址:www.chinaautoid.com
  电话:400-777-0876
  传真:025-52261298-8110

编辑  来源:CN自动识别网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应用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中国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推荐图文
推荐应用
点击排行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