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殡仪馆先人骨灰安放管理一般采用手工方式,当亲人拜祭先人时首先到总服务台登记,然后由工作人员带路到指定的骨灰安放处,对号入座,既费时、费力、又容易发生错误遗失先人骨灰和寻找不到先人骨灰事件时有发生。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现代化的发展,采用先进科学技术管理先人骨灰盒,势在必行。
射频技术(RFID,Radio Frequancy Identification)是从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它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以达到识别目的,且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十几年来射频识别技术在各行各业迅速运用,如羊城通、校园一卡通、消费机、门禁考勤等等,这些行业,都是以非接触式IC卡形式出现的。由于造价高,大多运用于储值收费和身份识别环境下。这里介绍新兴的RFID系统,即电子标签识别系统,具有成本低,操作快捷方便,简单适用,特别适用于物流仓储等领域的数字化管理。
RFID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1、标签(Tag)
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我公司采用的菲利浦Mifare Ultralight 芯片,是一种可读可写的IC卡,容量为512bits。 具有全球唯一的7个字节序列号。工作频率900MHz, 目前,各行业中采用的标签大多是采用菲利浦生产的芯片(如广深铁路火车票)。
2、天线(Antenna)
在标签和读写器间传递视频信号,分别在电子标签和读写器上安装。
3、读写器(Reader)
分为台式或手持式,电子标签中保存的数据一般是10年,在实际应用中电子标签在待识别物体表面,读写器可以非接触式访问电子标签(距离16m—32m)
读取其信息并通过读写器与计算机相连接,将所读取的标签信息传递给计算机,进行下一步的处理。我公司RFID读写器与菲利浦相匹配。手持式分为简易手持和显示型手持式,我公司开发销售的电子标签(RFID)产品:各频率电子标签,读写器,中间件,系统集成和整体解决方案。
一、骨灰盒库存管理
殡仪馆大量骨灰盒库存,他们不但数量庞大,而且存取、增减频繁,这给骨灰盒管理造成极大的麻烦。
把库存所有骨灰盒底部贴上带RFID芯片的不干胶,不干胶上打印了该骨灰盒所属人姓名、年龄、死亡日期,存放家属是谁,联系方式是什么,不干胶内的芯片也同样存储了以上信息。
第一,每次新增加的骨灰盒,按以上方式贴上RFID不干胶。该RFID芯片协议是ISO 18000-6C ,频率是900MHz, 感应距离为16米。
第二,当有家属要取走骨灰盒时,库房门口的读写器可感应到骨灰盒底部的芯片信息,于是自动在相连的电脑数据库中,删除该盒的库存,并反映在日报表及月报表中。
第三,到月底盘点时,工作人员只需拿着手提读写器在库房内走一圈(因为芯片的感应距离为16-32米),全部库存数据都存在手提机上了,十分轻松。
第四,工作人员盘点完毕,拿着手提机回办公室,接上电脑,电脑自动生成盘点库存表,毫不费力。
二、亲属拜祭领取骨灰盒管理
在清明时期,大量亲属涌到殡仪馆拜祭先人,如何快速分流人群,如何快速正确地让亲属领取骨灰盒。
第一,所有亲属必须办理一张RFID卡,该卡为双芯片卡。一种芯片为低频芯片,感应距离为10厘米, 另一种芯片为超高频芯片,感应距离为16米。
第二,该卡内芯片与上面提到的骨灰盒底部的芯片拥有相同的信息。
第三,亲属持卡进入殡仪馆大门时,保安只需用读写器靠近IC卡,0.1秒就能识别该亲属身份,让人流能快速疏散。(这时IC卡上的高频10厘米芯片发挥作用了)。
第四,亲属到骨灰盒库房领取骨灰时,当亲属身上的IC卡与骨灰盒同时通过大门时,如两张卡上的信息不相符,大门上的读写器就会报警,提醒亲属拿错了骨灰盒(这时IC卡上的超高频16米芯片发挥作用了)。这样就有效的避免了拿错骨灰盒的情况出现。
第五,当亲属拿走骨灰盒后,大门上的读写器自动从与连接的电脑上的数据库中删除该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