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传感连接 » 正文

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未来发展前景展望

2017-10-26   来源:中国投资咨询网   作者:CN自动识别网 收编   点击:32
摘要:在物联网时代,通过在各种各样的日常用品上嵌入一种短距离的移动收发器,我们在信息与通信世界里将获得一个新的沟通维度,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连接扩展到人与物(Human to Thing)和物与物(Thing to Thing)之间的沟通连接。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让所有的物品都与网络连接在一起,方便识别和管理。

  在物联网时代,通过在各种各样的日常用品上嵌入一种短距离的移动收发器,我们在信息与通信世界里将获得一个新的沟通维度,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连接扩展到人与物(Human to Thing)和物与物(Thing to Thing)之间的沟通连接。

  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在1999年就将传感网视为21世纪人类又一个发展机遇;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从此“物联网”的概念日渐深入人心。加拿大、英国、德国、芬兰、意大利、日本和韩国等国纷纷加强对传感网研究的投入,“智慧地球”、“U-Japan”、“U-Korea”等项目陆续提出。

  我国在此领域布局较早,中科院10年前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传感网标准体系已形成初步框架,目前我国与德国、美国等国一起,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主要国家之一。中国电信的M2M(Machine to Machine)平台从07年就开始搭建,建立在其基础上的系统应用横跨物流、交通、节能、环保、消防、车辆跟踪等多个行业。今年8月9日,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视察的时候视察了中科院相应的技术研发中心,对于“物联网” 应用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把传感系统和3G中的TD技术结合起来;二是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三是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9月 11日,北京举行“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成立大会暨‘感知中国’高峰论坛”,会上成立了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这为我国将来开展传感网标准制订工作,参与国际标准化、把握信息化浪潮奠定了基础。

  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未来发展前景展望 

  物联网产业链可以细分为标识、感知、处理和信息传送四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分别为RFID、传感器、智能芯片和电信运营商的无线传输网络。

  EPoSS在《Internet of Things in 2020》报告分析预测,未来物联网的发展将经历四个阶段,2010年之前RFID被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和制药领域,2010-2015年物体互联,2015-2020年物体进入半智能化,2020年之后物体终端进入全智能化。

  RFID是物联网发展的排头兵 

  RFID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最简单的RFID 系统由电子标签(Tag)、读写器(Reader)和天线(Antenna)三部分组成,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其他硬件和软件的支持。

  2008年全球RFID市场规模将从去年的49.3亿美元上升到52.9亿美元,这个数字覆盖了RFID市场的方方面面,包括标签、阅读器、其他基础设施、软件和服务等。RFID卡和卡相关基础设备将占今年市场的57.3%,达30.3亿美元。来自金融、安防行业的应用,如非接触支付、门禁控制将推动RFID卡类市场的增长。
编辑  来源:中国投资咨询网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中国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