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案例 » 票证管理 » 正文

香港案例馆智能卡造就智能城市生活

2011-01-21   来源:CN自动识别网   作者:CN自动识别网 收编   点击:563
摘要:进入世博园城市最佳实践区香港案例馆前,工作人员会在观众的右手上缠上一个手环。只要将手环贴在读卡口,出入口的大门就会自动打开。在参观过程中,和机器对话以分享智能卡的秘密都将由这一手环启动。参观结束后,这一手环也将作为纪念品留给参观者。
  香港有约700万人口,排队是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如何才能让市民从“排队”中解脱出来?智能卡应运而生。经过近10年的发展,香港约700万人口已经拥有约2000万张智能卡,平均一人拥有2.8张智能卡,便捷、高效的智能生活就此开始。

  智能卡下的智能生活

  进入世博园城市最佳实践区香港案例馆前,工作人员会在观众的右手上缠上一个手环。只要将手环贴在读卡口,出入口的大门就会自动打开。在参观过程中,和机器对话以分享智能卡的秘密都将由这一手环启动。参观结束后,这一手环也将作为纪念品留给参观者。

  香港案例馆和观众分享了14个智能卡带来的智能城市生活故事。其中一个故事讲述了孩子上学进了校门后刷一下卡,上兴趣课再刷一下卡的情景。这样让孩子的学校生活有了追踪记录。放学后,妈妈不见孩子回来,就将智能身份证连上网,查看孩子的智能卡使用记录。原来,孩子此时正在上小提琴课。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首席助理秘书长李碧茜告诉记者,为了解决大量排队问题,香港发展并推出了两项全球最广泛采用的智能卡系统:八达通卡和智能身份证。

  智能卡不仅仅局限在购物付款、乘坐公共交通。它可以追踪宠物狗、预订出租车,还可以在机场给旅客的行李一个独一无二的身份证,以便于追踪。全球仅有两个机场有此功能,香港机场就是其中之一。

  不仅如此,李碧茜透露,香港已经设想,用智能卡将学生、学校和社会连在一起,让学生可以连通图书馆、博物馆、演唱会、展览会资源等。

  同时,香港正在力求发展一套全港性的医疗信息系统。在这一全面系统下,医护人员可通过公私营的医疗系统浏览、储存和检阅患者的医疗记录。这个系统建立后,获得授权的医护人员可查阅患者的统一医疗记录,让患者得到更快、更准确的治疗。

  智能卡不能过多

  李碧茜告诉记者,要实现智能生活,必须要满足几个步骤,而前提条件是智能卡的普及。“八达通卡并不是一项高科技技术。”李碧茜透露,智能卡的使用基础在于应用方便,不能太复杂。原先的八达通卡只承担公共交通工具付款的单一功能,如今的功能正在拓展。同时,八达通卡的各种实物形态也多种多样,不仅有手表、钥匙扣,还有手机等等各种样式。

  在我们的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智能卡已经层不出穷。生活的确越来越方便,但各类智能卡多得都快塞不进钱包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机构、商业部门的通力合作。”李碧茜表示,正是得力于香港特区政府的大力推动以及各商业机构的广泛参与,这才让香港市民只要拥有一张智能卡,就可以享受到各种各样的便利服务。“如果缺乏通力合作,我们生活中将拥有许多智能卡,而不是只有一张。”如果智能卡过多,反而会让智能生活成为另外一种“累赘”。
编辑  来源:CN自动识别网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案例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中国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推荐图文
推荐案例
点击排行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