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案例 » 工业制造 » 正文

海顿RFID技术保障石化企业安全生产

2014-03-13   来源:京报网   作者:CNAIDC.COM编录   点击:108
摘要:海顿作业许可系统结合石油化工行业生产现场HSE安全管理要求,以及户外作业过程中的作业环境要求,采用RFID卡与PDA手持机结合的方式将作业许可制度落地,可得到如下效果:
关键词: PDA RFID 物联网

  1988年7月6日,英国北海产量最高的派珀·阿尔法钻井平台发生连环大爆炸,上百万吨重的采油平台随即沉入海底,短短一个半小时内,167人失去了生命。其调查报告显示,导致这次灾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作业许可制度执行的失败。中国在90年代后引入“作业票”管理,为实现对作业活动的管控,各石化企业均出台了作业许可管理规定。然而如何将制度有效落地,避免出现作业许可签发人员不到现场进行安全确认、作业票不按制度签批、作业风险识别不到位、现场检查力度不够等问题,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一直是困扰石化企业安全生产的难题。

  海顿作业许可系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通过现场管理与物联网技术的有效融合,海顿帮助企业将安全生产制度、流程、规定从纸面延伸到现场实际操作,通过引导作业许可证按部就班审核与签发,将企业安全管理真正落实到班、组,从而规范现场作业行为,强化作业全程追踪与监控,以提高管控质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这在国内尚属罕见。2014年初,海顿作业许可系统凭借其杰出的安全理念和优秀的客户应用获得国家产业服务平台颁发的“2013年度中国安全生产管理最佳解决方案奖”。

海顿RFID技术保障石化企业安全生产

  海顿作业许可系统结合石油化工行业生产现场HSE安全管理要求,以及户外作业过程中的作业环境要求,采用RFID卡与PDA手持机结合的方式将作业许可制度落地,可得到如下效果:

  一、强化员工责任心: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手段,采用PDA手持机,结合RFID射频技术实现强制签发人员到达现场。根据气体检测、现场签批等行动任务预设时间,系统主动进行提醒。

  二、使作业不完全依赖员工素质和经验:系统将标准作业模式固化于整个现场作业管理过程中。其特有的工作流程结合人员卡绑定机制,保证许可签发步骤按部就班,有效防止走“捷径”和作弊行为;通过JSA标准模板,可识别作业风险并提供应对措施;全过程提供提醒功能,系统保存所有操作记录,提供便捷的查询及统计,使一切动作有据可查。

  三、使作业监管手段更加有力:系统综合运用物联网技术强化作业现场的管控,提升了管理效率;使用PDA手持机检查现场作业违章情况,可拍照取证;可通过现场摄像头了解现场作业情况;从承包商人员入厂培训进行把关,只有完成入厂培训以及特种作业人员资质审核的承包商人员才能办理人员卡,不符合要求的承包商人员不能刷卡等。

  据悉,海顿作业许可系统目前正在中石油炼化板块推广使用。中石油希望通过海顿作业许可系统实现对其作业安全各环节、流程的全程把控。众多安全专家与危化品企业负责人也表示,海顿作业许可系统将安全管理触角实实在在延伸到"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的不合规流程"上,实现了高危现场环境下的安全生产,是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理念与物联网技术融合的一大创新。

编辑  来源:京报网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案例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中国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