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信息 » 正文

被老鼠咬伤奇痒高烧原来是脓肿分枝杆菌的感染

2014-11-26   作者:CNAIDC编录   点击:69
摘要:记者从昨日港大深圳医院获悉,该院持续追查,罗女士被确诊为一种亚洲罕见的脓肿分枝杆菌感染,目前初步恢复了健康。
关键词: 脓肿分枝杆菌
被老鼠咬伤奇痒高烧 深圳确诊一例罕见脓肿分枝杆菌感染
医生在为罗女士复诊。
  每天发烧、咳嗽、气促、全身奇痒无比、脖子肿痛,以上症状出现任何一样,都会让人浑身难受,但来自海南的罗女士被老鼠咬伤后同时“中招”,从今年3月起,足足被折磨了半年多。
 
  记者从昨日港大深圳医院获悉,该院持续追查,罗女士被确诊为一种亚洲罕见的脓肿分枝杆菌感染,目前初步恢复了健康。
 
  鼠咬伤后多次转院无起色
  昨日,已经初步康复出院的罗女士到港大深圳医院复诊。记者昨天看到,55岁的罗女士本人看上去比较精神,说话流利,状态较好。她告诉记者,今年3月份在海南家中做家务时手指被老鼠咬伤,去当地医院打了狂犬疫苗。而之后就出现了咳嗽、气促、颈部淋巴结肿大、全身皮疹,辗转多家医院治疗2个月都没有起色。
 
  “发高烧,最高的时候39.3℃。非常难受手脚也无力。”罗女士昨日回忆说。5月初,在深工作的女儿带她来到了港大深圳医院呼吸内科。初步的病理报告结果提示罗女士可能患上“鼠咬热”。
 
  在等待病理结果期间,罗女士出院,之后又辗转到广州、深圳两家知名医院求助,但按照“鼠咬热”进行治疗却没有效果,在疾病和痛苦的折磨下,她的体重不断下降,瘦成皮包骨头。
 
  7月,罗女士在深圳另一家医院切除脖子左边淋巴肿块作病理活检时,将部分切下的组织同时送到港大深圳医院做活检。
  这一次,在过去2个月持续追踪病因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港大深圳医院临床微生物与感染控制科主管袁国勇教授和团队终于确诊病人受到一种特殊病原体—脓肿分枝杆菌的感染。
 
  脓肿分枝杆菌是1953年发现的,但直到1992年才从分枝杆菌属中分离出来。袁国勇教授解释说,脓肿分枝杆菌具有超强的耐药性,被称为“抗生素的噩梦”,所以之前医生针对罗女士的感染症状,尝试用多种广谱的抗生素治疗都没有效果,这个隐藏在深处的“元凶”迟迟没有现身。
 
  袁国勇教授团队进一步追查感染这种杆菌的原因,发现是罗女士体内产生了某种异常的抗体,导致免疫功能异常,身体不能自动清除入侵的脓肿分枝杆菌。
 
  初步康复出院仍需定期随诊

  在查清“元凶”之后,罗女士于9月再次入住港大深圳医院,症状迅速好转,体温恢复正常,咳嗽、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消失,进食、睡眠也好转了,于本月初康复出院。
 
  主治医生说,虽然罗女士已经初步康复出院,但由于她的疾病罕见,仍需要定期随诊,密切观察她是否会复发或出现新的病情演变,确定下一阶段的治疗。
 
  老鼠可能是杆菌的传播者


  据介绍,脓肿分枝杆菌感染诊断非常困难,目前国内外没有确切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均为个案报道,在国际医学文献中,整个亚洲仅有10余例报告。
  被鼠咬伤与罗女士脓肿分枝杆菌感染之间有怎样的联系?负责为罗女士进行病理化验的港大深圳医院病理科顾问医生张文凤指出,脓肿分枝杆菌在泥土、污水中都存在,她怀疑正是四处爬行的老鼠在咬人时将杆菌传染到罗女士的血液中,进而扩散到全身。
 
汲阳医生提醒市民,现在大家都注意防蚊防虫,对老鼠同样也不要掉以轻心,因为老鼠会传播很多病菌。不过市民就无需担心自己会感染脓肿分枝杆菌,因为大多数人群的身体免疫功能正常,能自动清除这种杆菌,很少像罗女士一样罕见地出现免疫功能异常。 
编辑  责任编辑:www.cnaidc.com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