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信息 » 正文

张曙光玩过的女人有多少?分别是谁?

2014-11-14   作者:自动识别网   点击:358
张曙光玩过的女人
 
  9月10日,被告人张曙光在庭审中。
  56岁的原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副总工程师张曙光涉嫌受贿4700余万元被提起公诉。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10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
  公诉机关指控,2000年至2011年间,张曙光先后利用担任铁道部运输局装备部客车处处长、运输局装备部副主任、运输局局长等职务上的便利,接受广州中车铁路机车车辆销售租赁有限公司、广州中车轨道交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等14家公司的负责人的请托,为上述公司解决列车使用、列车配件业务、招标代理工作、技术产品应用、货款结算、工程项目中标、技术合作等提供帮助,谋取利益,为此收受或索取上述单位负责人给予的款物折合人民币 共计4700余万元。
  公诉机关认为,张曙光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应以受贿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法庭上,公诉机关宣读了起诉书,进行了法庭讯问、证据出示及质证,张曙光对所指控的受贿事实供认不讳。在法庭辩论阶段,公诉人发表了公诉意见,被告人张曙光及其辩护人发表了辩护意见,被告人张曙光进行了最后陈述。
  有“中国高速列车技术奠基人”之称的张曙光,之前因为受贿金额的种种传言,这次庭审格外引人关注。尽管张曙光被控受贿4755万余元,并没有传言的那么多,但从庭审情况来看,收取贿赂、包养情妇、参评院士这三大焦点,仍吸引了足够多的目光。尤其是张曙光花钱参评院士想当“学霸”引人深思。
  而我更关心张曙光在法庭上的忏悔。因为,从忏悔能看出一个贪官对自己所犯罪行的认识是否清楚、深刻。张曙光当庭认罪,还能自称人品太差、做出索贿的事恶心,这样的态度,究竟是一种表演,还是发自内心的表达,坦率说还无法准确判断。但就“人品太差”这句话,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有很多。
  一般而言,很多贪官即使承认犯罪事实,也不愿意公开自称人品太差,至于外界如何评价,则是另外一码事。张曙光能当庭自称人品太差,多少让人意外,所以“人品太差”也成为多家网络媒体标题中的关键词。让人不能理解和接受的是,一个人品太差的人何以能官至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副总工程师,能受贿几千万元?
  据检方指控,张曙光的受贿自2000年就已开始。据悉,2001年,身为铁道部客车处处长的张曙光曾经受到铁道部纪检部门的审查,但由于没有任何书面的证据,查无对证,最后不了了之。如果2001年能深入调查,张曙光恐怕就没有机会成为“大贪”了。
  此后,张曙光之所以能“带病升迁”,主要是刘志军在起重要作用。但仍然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是,张曙光“带病升迁”,刘志军何以能“包办”?尽管刘志军曾担任铁道部部长,但刘志军一个人就能让张曙光“带病升迁”,这种提拔任用官员完全由“一把手”说了算的现象,显然,是一种病态的机制。
  众所周知,按照相关制度,官员提拔任用有相关考核标准,而且还应该是领导班子集体决策。但从张曙光“带病升迁”来看,相关考核标准以及集体决策,显然是一个摆设,至少刘志军掌管铁道部的时代是这样。至于其他部门现在是否也存在“一把手”独断专行提拔“带病”官员的问题,还有待于观察。
  张曙光“人品太差”还能步步高升,公众不免要问:原铁道部的内部监督机制和外部监督何以统统失灵?这种监督失灵的问题是否还存在于其他部门?这些问题值得有关部门思考,即如何防止下一个“张曙光”“带病升迁”,如何打通闭塞的监督路径,让社会监督介入到官员提拔任用过程中。
  据称,张曙光在铁路系统内的口碑相当不好,有“裸官”之称。一个口碑不好的人还能不断升官,不断受贿,虽然与刘志军“罩”着张曙光有关,但也说明两个问题:一是铁路系统内部的土壤相当不好,所以张曙光口碑很差但混得很好;二是铁路系统外部监督对口碑很差的铁路官员也缺少敏感性。

编辑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