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资讯 » 正文

家庭医生落地需借助物联网

2014-10-08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自动识别网   点击:29
摘要:杭州首推的“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开始实施。杭州市的社区居民和该社区医院的全科医生签约,接受医生为其提供健康管理,这种服务被业界称为“家庭医生”模式。
关键词: 家庭医生

  10月4日,杭州首推的“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开始实施。杭州市的社区居民和该社区医院的全科医生签约,接受医生为其提供健康管理,这种服务被业界称为“家庭医生”模式。签约服务人数与签约医务人员配比原则上为1000-1500:1。

  2014年北京市正式运行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达到1900多个,按照每个社区服务机构有5个全科医生计算,北京老年人口将近280万,如果仅对老年人口进行家庭医生式的健康管理,比例将近1:300。北京东方博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陶雨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不管签约医生与服务人数比例是1:1000还是1:300,一旦有10个病人同时发病,签约医生是无暇顾及的。这种模式如果真正落地,需要借助物联网技术。”

  据了解,该“家庭医生”模式是具有杭州市户籍的参保居民,自愿在所在社区的医保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选择1名全科医生,签订一定期限的服务协议后,社区医生将为其提供健康管理、社区医疗和双向转诊、家庭病床、健康评估等个性化医养护一体化服务。该模式推出是为了缓解三甲医院人满为患的问题。“家庭医生”试点阶段,将以辖区内的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为主要服务对象。签约后,居民有病可先打电话向签约医生咨询,在约定时间到签约医生处就诊可享受优先就诊、优先转诊,“在秋冬季节,老年人发病率比较高,1名全科医生为1000多名患者提供健康服务工作量是非常大的,如果借助物联网技术,把慢性病老年人每天的体征状况做跟踪,哪位老年人血压高了或者腰腿犯病了,通过技术手段传递给社区医院该签约医生的护士,由该护士咨询医生做出疾病防范的方案等。”

  陶雨表示,这样的物联网技术在国外医院的住院处和出院病人的健康跟踪项目中应用。该医院做过手术的病人出院后,一旦在自己家里突然有不适,可以第一时间通过这项技术联系到为该病人做手术的医生,以便及时解决病人的突发症状问题。

  目前陶雨所在公司在北京广外和方庄的一些社区做过物联网养老服务的尝试,服务的类别为“老年餐桌”、“空巢关怀”、“行踪定位”、“健康管理”等。杭州“家庭医生”的医疗服务模式跟他正在试点的“健康管理”模式不谋而合,他希望该技术能够推广,为老年人的健康养老服务。

编辑  来源:北京商报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中国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