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安检
人脸识别
2014年春运还没拉开帷幕,本市道路客运方面已提前进入状态。记者昨天来到市交通集团西站长途客运站看到,售票、安检、车辆检查等各项工作正在紧张地进行着,工作人员按照“三不进站、七不出站”的标准严格规范着车辆及旅客的出入。而主要针对农民工推出的包车服务也已经启动,道路客运特有的“门到门”优势将为农民工返乡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
在运营车辆安检区,工作人员樊哲正拿着工具对一部客运车辆的底盘进行仔细检查。樊哲告诉记者,车辆安检共包括19个项目,发动机、方向盘、轮胎、车身、反光镜、油电管路以及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灯光、传动等部位均在检查之列,每一部长途客运车辆在每次发车前都要接受这样严格的安检,必须全部达到技术标准后才能上路运营。“不管是春运期间还是平时,运营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樊哲介绍说,道路客运必须遵守“三不进站、七不出站”的规定:易燃、易爆和易腐蚀等危险品不进站,无关人员不进站,无关车辆不进站;超载客车不出站,安全例行检查不合格客车不出站,驾驶员资格不符合要求不出站,客车证件不齐全不出站,出站登记表未经签字审核不出站,高速公路客车旅客不系好安全带不出站,车辆卫生不合格不出站。
记者看到,运营车辆安检区还设有“人脸识别”系统,所有的驾驶员及其驾驶车辆等信息都已提前录入,驾驶员每次必须通过该系统识别,确认人、车、证相符,才能驾车上路。这样做可以杜绝“顶包”驾驶的现象发生,从而保证旅客的乘车安全。刚刚通过识别准备开始驾驶工作的张伟告诉记者,自己驾驶的是天津至沧州班线,已工作了6年多。“每次开车上路前都要过好几道关,车、人、证件都要逐一检查,还要进行安全教育。”张伟说,自己并不觉得这样很麻烦,相反觉得十分必要,这是对旅客的安全负责任,同时也是对驾驶员的安全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