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资讯 » 正文

虹膜识别,生物识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虹膜识别技术标准

2014-07-02   来源:国脉物联网   作者:中国自动识别网编录   点击:143
摘要:虹膜是瞳孔和巩膜之间的环状组织,是人眼的可见部分。作为人体生物特征识别的虹膜识别,与其他生物特征识别和非生物特征识别一样,具有鉴别用户身份真
关键词: 生物识别

虹膜是瞳孔和巩膜之间的环状组织,是人眼的可见部分。作为人体生物特征识别的虹膜识别,与其他生物特征识别和非生物特征识别一样,具有鉴别用户身份真实性的功能。

本标准用以指导设计者如何设计和实现具有所要求级别的虹膜识别系统,说明不同级别的虹膜识别系统的不同技术要求。

虹膜识别系统技术应用标准

虹膜是瞳孔和巩膜之间的环状组织,是人眼的可见部分。作为人体生物特征识别的虹膜识别,与其他生物特征识别和非生物特征识别一样,具有鉴别用户身份真实性的功能。在信息系统中,早期的用户身份鉴别大多使用以口令为基础的身份鉴别。随着信息安全攻防技术的发展,口令鉴别由于其安全强度低,以及使用、记忆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已经不能适应安全技术发展的需要,指纹、虹膜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受到青睐。

虹膜特征识别技术由于其高效、准确、难以伪造等特性受到关注。为了对虹膜识别技术进行规范,推动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虹膜识别技术的发展,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及社会保安提供有效、实用的人体身份鉴别功能,有必要制定虹膜识别系统的安全标准。

虹膜识别系统包含以下功能模块:虹膜图像采集、虹膜图像处理、用户登记处理、用户识别处理、数据存储传输管理(详见附录a.1)。这些模块用以实现两种基本功能:用户登记和用户识别。进行用户登记时,由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用户虹膜图像,经图像处理模块处理,由用户登记处理模块生成用户登记信息并存入数据库;用户识别时,则生成用户识别信息,并将识别信息与登记信息进行比对,得出识别结果。

其中,用户登记是一次性过程,一个用户只登记一次。用户登记信息应具有一致的形式,以加强安全管理并节省资源。附录a.2对虹膜识别处理流程进行了描述。所采集的虹膜图像的幅数随着安全等级的升高而增加,以提高虹膜识别的可靠性,减小出现错误拒绝和错误接受情况的可能性。

虹膜识别系统由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组成。软件系统即虹膜信息处理系统,用以实现虹膜图像处理、用户登记、用户识别、虹膜图像存储管理、虹膜特征存储管理等功能;硬件系统包括虹膜图像采集系统以及支持虹膜信息处理软件系统运行的硬件环境。上述软硬件系统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处理系统,实现虹膜识别功能。

虹膜识别系统的外部接口为:输入信息是虹膜图像;输出信息则是识别结果。能够对虹膜识别系统的运行进行操作和干预的是系统管理员、系统安全员和系统审计员等特权用户。这些特权用户必须经过确认授权以后,才能实施所规定的操作。

编辑  来源:国脉物联网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