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资讯 » 正文

物联网应用项目成创业香饽饽 业内吁接地气

2014-07-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中国自动识别网 编录   点击:68
摘要:目前国内物联网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核心技术和产业基础相对弱,系统集成服务能力和应用水平较低,产业小而散、缺乏龙头骨干企业,信息安全存在隐患。

  “总体而言,目前国内做物联网应用产业大热,成功的企业大多较为务实、‘接地气’,其提供的服务和产品符合市场的需求,才有生命力,但如何让项目适合市场的需求,仅有创业团队不够,还需多方配合。”27日在无锡某物联网产业论坛上,无锡车联网联盟董事长刘振宇直言,创业者在“掘金”物联网产业的过程中,亟需政府、企业、研究院所之间打通行业壁垒,参与资源共享。

  据了解,物联网是信息领域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三个里程碑。目前,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把发展物联网等新兴产业作为未来竞争的重要举措,凭借信息技术和社会信息化方面的优势,美、欧、日等国家和地区在物联网应用及产业发展上具有较强竞争力。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张建宁介绍,2009年以来,中国物联网产业呈现较快发展势头,在各个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和应用,并已初步具备一定的基础。但总体而言,目前国内物联网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核心技术和产业基础相对弱,系统集成服务能力和应用水平较低,产业小而散、缺乏龙头骨干企业,信息安全存在隐患。

  张建宁认为,要想在未来出现一批各个物联网应用领域内的龙头企业,需要政府、企业协同努力,在系统集成服务能力、应用水平、信息安全、资源共享等领域加速发展、打破壁垒、形成合作,而后逐步实现规模化。

  “物联网企业的起步较为困难,除了缺乏资金、人才和技术支持外,物联网企业还面临着产品市场、知识产权、行业壁垒、资源共享、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重重压力。”刘振宇认为,物联网企业想要发展,首先需要解决“活下去”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亟待政府和专业产业园区搭建平台并给予支持和帮助。

  “江浙一带的创业者较为务实,市场有什么需要,他们就按着市场的需要去做,这一点很好,比较容易吸引风投们的目光。”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所总裁胡才勇在会上表示,物联网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不断有创业团队进入“掘金”,较之北京中关村的创业者而言,江苏、浙江两地的创业者们更“接地气”,因此成功的案例也比较多。

编辑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CNAIDC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中国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