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地方动态 » 正文

贵阳今年拟将物联网技术引入医疗急救领域

2014-04-24   来源:贵州都市报   作者:自动识别网   点击:24
摘要:贵阳市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贵阳市将与北京市科委共同策划重点项目申报国家科技计划,其中包括将物联网技术引入医疗急救领域,建立高危孕产妇、胸痛等医疗急救体系。
关键词: 物联网 医疗

  4月19日,在2014京筑创新驱动区域合作座谈会上,贵阳市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贵阳市将与北京市科委共同策划重点项目申报国家科技计划,其中包括将物联网技术引入医疗急救领域,建立高危孕产妇、胸痛等医疗急救体系。

  据介绍,继去年9月贵阳市与北京市科委签订框架合作协议以来,双方在平台建设、技术协作、项目招商、人才培养、机制建设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为两地的创新驱动区域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其中,在技术协作方面,贵阳市儿童医院和北京儿童医院达成初步协议,双方将在临床合作、联合会诊、人才培养、科研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贵阳口腔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已达成协议,双方成为协作医院。北京市科委首次将北京地区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承接的贵阳医药企业临床研究评价工作纳入统计口径,对贵阳医药企业等同于北京医药企业对待。

  从去年9月至今年3月,北京输出贵州省成交项数为271项,比去年同期增长15.8%,成交额达到36.4亿元。即使扣除交通领域的大额合同,其他领域成交额达到5.2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8倍,显现出了良好的增长态势。

  “非常高兴地说,我们的合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共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最关注的是对创新的认识,在一个共同语言的条件下,尽管我们的阶段不同,但是我们的方向和目标是一致的,在这个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对京筑的创新合作给予高度评价。

  下一步,双方还将进一步强化重大科技项目等多方面的合作。“我们将在北京市科委的帮助和指导下,共同策划重点项目申报国家科技计划,包括将物联网技术引入医疗急救领域,建立高危孕产妇、胸痛等医疗急救体系。”贵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少荣说。

  据悉,物联网是基于互联网所发展起来的新的信息技术使用平台,正在逐步渗透到各个领域。急救物联网是医疗物联网中的一部分,能够实现“患者未到,信息先到”,从而缩短救治时程,降低死亡率。

  急救物联网

  据统计,目前我国有超过2.7亿心脑血管患者,大约每5人中就有1人患心脑血管病。而更可怕的数字是全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病的人数近300万。这个数字意味着,平均每天因心脑血管病死亡8200人,每小时340人,每12秒就有一个患者因此离开人世。像急性心梗这一胸痛急症最常见的疾病,具有明确的可救活性,只要治疗及时,确可起死回生。

  装备了的医护中心,在救护车接到患者的第一时间,即可通过连接十二导联心电仪、单导联心电仪、无线血糖仪、肌钙蛋白分析仪等设备,经由3G专网和卫星通信网络将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数据进行实时的采集和传输,在医院内的专家即可通过分析,来进行指导和支持,同时在必要时提前启动导管室,做好手术准备。

  而进入救护车的病人也相当于处于急诊ICU中,生命体征得到监测,大大提高转运的安全性,医院也可以通过救护车GPS定位与跟踪系统来掌握相关情况。

  最关键的是已经经过院前诊断的患者在进入医院时可以绕过急诊室,经由绿色通道直接进入相应的治疗中心。

  除此之外,系统可以实现远程ICU,即地方医院可以实时将患者的生命体征信息传输到中心医院,也可以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内急救电子病历和信息的共享,有效提高地方医院对复杂疑难病例的处理能力。

编辑  来源:贵州都市报  责任编辑:www.cnaidc.com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