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资讯 » 正文

可穿戴式设备:有科技感但中看不中用

2014-04-22   来源:新华网   作者:CNAIDC.COM编录   点击:87
摘要:随着可穿戴式智能设备市场的逐渐兴起,很多厂商都在今年年初推出了各种不同的可穿戴式设备,而不管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还是健身腕带,制造商都希

  随着可穿戴式智能设备市场的逐渐兴起,很多厂商都在今年年初推出了各种不同的可穿戴式设备,而不管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还是健身腕带,制造商都希望这些设备能够成为用户日常着装打扮的一部分。

  可穿戴式智能设备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无论是开发者还是各大厂商都在这方面进行过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尝试,而随着谷歌推出Android Wear平台,可穿戴式技术似乎也在逐渐走向标准化。

  尽管可穿戴式设备目前有着相当高的人气,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可穿戴式设备还面临许多挑战,现在还难以被大部分消费者所接受。一款可穿戴式设备如果想要成功并走向大众消费市场的话,不仅需要考虑到人体本身的要求,而且还需要符合社会文化并拥有吸引人的售价。

  设计限制

可穿戴设备

  说到设计,目前市面上的智能手表和智能眼镜在体积上还尚未达到普通手表和眼镜的水平。相信很多人都记得卡西欧曾经推出过一款手表式计算器,其庞大的体积让人在佩戴到手腕上之后显得很奇怪。而类似的情况目前正发生在智能手表上。现在市面上的智能手表大都采用了方正的造型,厚度和体积较大,当然拥有传统圆形表盘的Moto 360是个例外。

  目前智能手表在处理器和零部件方面还依赖于智能手机行业,因此也限制了体积和尺寸的进一步缩小。不过来自Canalys Insight的分析师Chris Jones认为今后这种情况将会有所改善,而随着专门为智能手表设计的轻薄内部零件的亮相,智能手表在设计方面也会有更大的空间。

  而来自Pebble的首席设计师Myriam Joire认为可穿戴性将会是此类产品的关键。与智能手机相比,智能手表要更加“个性化”。智能手机通常呆在用户的口袋里,而智能手表则随时是用户外貌的一部分,因此需要有更加美观和个性的外形。

  社会认可

  除了设计方面的限制之外,有很多人对可穿戴式智能设备带来的隐私方面的问题都表示担心,而这也将不利于可穿戴式智能设备为社会所接受。考虑到如今的智能手机都具有摄像和录音功能,有成为潜在的监视设备的可能,因此在是否会侵犯人们隐私的问题上也难免会受到质疑。

  事实上,谷歌眼镜已经在多个公共场合被禁止使用,比如某些酒吧和餐厅,而在公共场合使用谷歌眼镜的用户甚至得到了“眼镜混蛋”(Glassholes)的不雅称呼。

  而谷歌自己也表示,谷歌眼镜面临的最大挑战并不是如何发展平台本身,而是如何让大众接受这项新兴技术。而从目前对谷歌眼镜隐私权方面的担忧不难看出谷歌眼镜想要被社会所广泛认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谷歌目前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推广谷歌眼镜,比如向购买用户提供试用样品来使用户和周围的人们习惯看到谷歌眼镜,或者与Ray-Ban和Oakley等流行眼镜品牌进行合作,把谷歌眼镜打造成时尚潮流的一部分。

  价格挑战

  谷歌眼镜的售价为1500美元(约合人民币9336元),这个价格离大众消费市场还相去甚远,而除了谷歌眼镜之外,市面上其它的可穿戴式设备也并不便宜。

  来自曾推出过Toq智能手表的高通的副总裁Rob Chandhok表示,由于价格方面的因素,目前的可穿戴式设备只有一些愿意尝鲜的消费者才会尝试。而随着功能的逐渐增多和完善,可穿戴式设备对大众消费者将会有更大的吸引力,分析师Chris Jones如是说。

  随着可穿戴式设备定制化零部件的出现,智能手表等设备的价格也将会有所下降。而一些大型厂商的加入以及相关的市场推广活动也会有利于可穿戴式设备的普及。

编辑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www.cnaidc.com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