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资讯 » 正文

福建福鼎市千亩果园搭上物联网“快车”

2014-02-28   来源:新农网   作者:CNAIDC.COM编录   点击:107
摘要:福鼎市通过加强农业专业队伍建设,改善乡镇农技机构办公条件,加强农技人员培训教育工作,发挥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等举措,不断致力于创新农业技术体系建设,推动现代农业持续发展。

  近两年来,福鼎市通过加强农业专业队伍建设,改善乡镇农技机构办公条件,加强农技人员培训教育工作,发挥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等举措,不断致力于创新农业技术体系建设,推动现代农业持续发展。店下镇的千亩高优农业产业园便是基于这样良好的大环境茁壮成长起来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农业物联网系统、水肥一体自动控制系统、全自动蔬菜育苗精量播种流水线……一套套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陆续进驻福鼎市店下镇的千亩高优农业产业园,让这个新建才一年的农业产业园焕发着强劲生命力,处处诠释着科技富农的内涵。这不仅成为了店下镇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典型,更促进了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月19日,记者走进店下的千亩高优农业产业园,切身感受现代科技对这个产业园至关重要的作用。

  更新品种走俏市场

  此时,冬寒未消,春耕未始,多数农民仍赋闲家中,但在该农业产业园却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福鼎市恒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最早入驻该农业产业园区的企业。在该公司的西红柿大棚内,农民们手握专门的剪刀正细心地从硕果累累的枝头剪下成熟的果实。而大棚外,一筐筐西红柿正在装车,随后将发往北京、上海、浙江等地。

  “这西红柿刚开始采摘十天左右,量不算多,每天大概250吨,但每天要货的客商已络绎不绝。”正在大棚内指导采摘的该公司总经理汪恒宝说道。据他介绍,2月至4月是园区西红柿的丰收时段,采摘量最高时每天可达500吨,年产值上千万。他们所种植的品种为“荷兰番茄”,经过技术培养和改良,不仅产量高,品质更优。正说着,他便从一株结满果实的西红柿植株上摘下一颗递给记者。

  记者接过品尝,发现其汁水丰富,清甜爽口。接着,汪恒宝又指着隔壁的大棚说:“那里面种的是‘牛奶草莓’,也是特别的品种,口感十分好,深受欢迎。有些市民会上门来采摘,一斤得卖50元。”

  物联网系统入驻园区

  店下千亩高优农业产业园在建园之初就将现代科技作为一大基石,且在后续的不断发展中,现代科技应用已成为该园区生产建设不可比拟的优势。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在不少大棚内都挂着一个白色方形铁盒,上面显示着多项数据。“这是我们新安装的农业物联网技术系统,非常先进便捷。它会自动采集大棚内的相对湿度、PH值、光照强度、土壤养分等物理量参数,并上传到监控室的电脑上。如果手机上安装了相应的软件,这些数据还能直接上传到手机上。根据这些数据,即使在千里之外,也可远程了解大棚内的情况,并制定对应的措施进行增温、增湿抑或施肥。这就是现代科技的先进之处。”汪恒宝颇为自豪地说。

  据悉,店下的千亩高优农业产业园是福鼎首个安装农业物联网技术系统的示范点。该技术的应用打破了农业生产中“增肥松土靠经验”的定律,真正做到了以科学为依据,达到增产、改善品质、调节生长周期、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此外,该园区还设有水肥一体自动控制系统、全自动蔬菜育苗精量播种流水线、填混机、传送机等科技设施,不仅减少了劳动力成本,还大幅度提高了所种植果蔬的天然、绿色。

  汪恒宝介绍,企业进驻园区的时间虽不长,但是以“科技立生产”的理念已让他们尝到了甜头。如今,该公司还成为了周边农户的成功范本。不少农户组团到企业“取经”。为了方便与农户交流,公司还在农业局的指导下开办了“农民田间学校”。截至目前,他们已培训8批,400多人,带动农民走上科技致富道路。

编辑  来源:新农网  责任编辑:自动识别网采编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