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资讯 » 正文

国家级物联网基地或落户光谷 三年谋划千亿规模

2014-02-26   来源:楚天金报   作者:CNAIDC.COM编录   点击:93
摘要:记者从东湖高新区获悉,不出意外的话,一个国家级物联网产业化示范基地有望落户光谷。
关键词: 物联网 智能电网 GIS

  出门前,智能衣柜为你准备好了合适的外套;同时,你的爱车已经开始为你选择最佳上班路线……这就是人类未来的生活,而这背后就是“物联网”。

  日前,湖北正式出台《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提出,到2017年,我省物联网产业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并推动一批龙头企业进军外埠市场。

  记者从东湖高新区获悉,不出意外的话,一个国家级物联网产业化示范基地有望落户光谷。

  三年内谋划千亿规模

  看看手表,你就可以知道实时的空气质量状况,这不是幻想,马上就会成为现实。“整个传感器就1平方毫米左右。”昨日,指着一个产品设计图,武汉巨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发武告诉记者,经过数年攻关,该公司已在第三代移动交互微型传感器上取得关键性突破,“微小而便宜的嵌入式空气质量监测装置成为可能”。

  据其介绍,目前,国内在这一领域尚属空白,该公司产品已经处于试用阶段,首批产品将在今年内推向市场。

  实际上,这只是我省发力物联网产业的一个缩影。

  日前,我省率先推出上述规划提出,到2017年,全省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在具体应用方面,未来3年内,我省将在重点领域实施示范应用工程50项以上,并推动一批企业进军省外市场。

  国家重点补贴物联网示范工程

  作为传统的科教强省,湖北物联网产业已经做好了准备。“市场份额年均增速在50%。”总部位于光谷,华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杨逍告诉记者,该公司自主开发的国内首套自动化生产与信息化管理追溯系统,已拥有100多家客户,“以奶粉为例,只要刷下二维码,消费者就可以看到产品加工、封装的具体时间,甚至在仓库中摆在什么位置都有记录”。

  资料显示,早在四年前,一个涵盖物联网全产业链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就在光谷成立。

  中国光谷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刘德明称,在智能传感监测技术、智能电网、GIS(地理信息系统)对地观测等领域,我省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技术已经不是主要问题,由于涉及面较广,缺乏顶层设计才是最大瓶颈。”刘德明说,一旦政策层面得到突破,我省在物联网领域的表现非常值得期待。

  今年,国家已设有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信息安全等几大专项,总投资将超过百亿元,其中,物联网应用示范将是补贴重点。

编辑  来源:楚天金报  责任编辑:自动识别网采编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中国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