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资讯 » 正文

ETC全国联网迈出第一步 百亿市场待开发

2014-01-03   来源:财界网综合   作者:CNAIDC.COM编录   点击:106
摘要:经过近一年的系统改造、工程建设和联合测试,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五省市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正式联网运行,十二五末有望实现全国联网。

  据报道,经过近一年的系统改造、工程建设和联合测试,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五省市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正式联网运行,十二五末有望实现全国联网。

  据测算,用户使用不停车收费系统,也就是ETC通行收费站时交易时间只需大约300毫秒,同行效率远远高于人工收费方式。一条ETC收费车道的通行能力相当于4-6条人工通行车道。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这次五省市联网收费正式运行,主要是对于收费站的通行效率会大幅度的提高,降低了车辆的通过时间,减少了汽车的排放,减少城市污染都有很重要的作用。节假日期间由于通过收费站以后不停的收费,大幅度的降低它的拥堵程度,提升它的通行能力。

  冯正霖称,这次区域联网范围的扩大迈出了全国ETC联网运行的第一步,今后我们将继续推动联网收费范围的扩大,争取在"十二五"末实现全国联网。

  《中国公路》曾指出,从汽车保有量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ETC市场普及率角度来看,日本ETC2001年正式投入运营,2006年即达到20%左右的市场普及率,2008年达到30%,2010年高达56%。假设2015年达到日本2006年的水平,即以落后十年的水平推测,保守估计2015年市场普及率应该在20%左右水平。同时结合汽车保有量数据,根据交通运输部部门预测,我国2015年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5亿辆,假设2015年我国有2500万辆汽车使用ETC,对应的ETC普及率为16.7%,与日本2006年市场普及率20%较为接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1年,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为1802.04万辆,至2011年达9356.32万辆,年复合增长率达17.91%。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对ETC系统的需求将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ETC正从高速公路走向城市,从目前的自由流过桥收费、到未来的停车场收费、乃至交通拥堵收费。

  以6000万车道条数、2500万OBU用户规模来测算,同时考虑到设备维护费约为初装费用的20%,OBU每三年更新一次,由此推算2013-2016年市场总体规模在102亿元。

编辑  来源:财界网综合  责任编辑:CNAIDC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