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宁波召开的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上,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到2020年故宫600岁生日,故宫文物整体保护修缮工程将基本完成。届时故宫开放面积将达76%,宫中女性集中的西部地区将向游客开放。
众所周知,博物馆是展示国家文化及交流的重要窗口,博物馆保存的是国家历史文物,政治、文化、历史意义重大,几乎每件珍品文物都能够代表一个时期的政治、文化、经济。馆藏文物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展品都具有不可再生性,很多藏品都是孤品,其遗留数量的特殊性决定了展品的自身价值不可限量。
如何保护好这些馆藏文物,是现阶段文博保卫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5幅藏画失窃、故宫举世震惊的盗窃案、如皋市博物馆16件文物被盗等案件,让人不禁对博物馆安防系统的漏洞目瞪口呆。
那么文博系统安防体系重点是什么?
据中安消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安消)相关负责人介绍:文博系统的安防体系防范不仅仅需要对展出的文物负责,同时对外展出要对观众安全、文物库房安全、及整个博物馆不受破坏而负责。所以,安防体系防范重点多、防范内容较为复杂,需要将视频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周界报警系统、数字存储系统、实体防护、安检系统、消防系统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才能够形成一套完整的文博安防消防体系,在第一时间发现犯罪情况,拖延犯罪分子的破坏盗窃行为,杜绝隐患发生,保证文物、人员不受损失。
但随着盗窃分子和犯罪团伙的手段的提升,现阶段博物馆安防、消防系统在发展过程中仍然暴露出一些问题。中安消负责人介绍,"文博安防需要防范的点非常多,但现阶段的各子系统相对独立,难以发挥整体效应;安防系统被动防御,难以主动预防;缺少和公安、消防等系统的有效联动。"
据有关数据显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95处,世界文化遗产45处,省级博物馆3700余座。一个省级博物馆安防投入在1000万元以上。这对于安防行业来说当然是一个大的市场。
近日,中安消旗下子公司北京达明平安再度中标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项目。该项目建筑体量大、馆藏文物多,属高风险对象,其文物库防及展区均为一级风险防范工程。其安防系统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对系统集成能力要求很高,是多个子系统集成并联动的典型项目。
根据博物馆所处位置、建筑性质及安全防范的管理要求,北京达明平安在工程方面采用了纵深防护体系。该体系由监视区、防护区、禁区组成,实现了多层次、多防线、多方位、多种手段的防范。这是北京达明平安在文博建设集成领域的再次突破,也为中安消打造安防消防系统集成、构建大安防生态系统添加了绚丽的一笔。
当然,安防企业在看到市场前景的时候,更应该想到的是企业对社会的安全责任,安防企业不断致力于产品质量的保证,技术方案的创新,研发出更加适合我国博物馆文物保护安防系统。安全是博物馆工作的生命线,面对如此庞大的人类宝贵历史文化遗产,实施多系统集成,增强博物馆安防保障系数,是推动博物馆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