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资讯 » 正文

物联网应先解决能源采集技术问题

2013-12-27   来源:ZDNet   作者:CNAIDC.COM编录   点击:44
摘要:未来五到十年间,低功耗无线传感器电子产品必须将焦点放在如何改善能源采集设备,以此缩小产品尺寸并降低成本,同时增加设备的电力输出。现有的能源 采集器体积大且笨重,价格昂贵且效率不佳。太阳能、热梯度(thermal gradient)与震动等三大主流环境能源采集器也是如此。

  在未来的六年内,物联网有望带动市场大量布署远程与无线传感器节点。

  Gartner认为,到了2020年,全球安装完毕并进行运转的传感器节点数量将达到300亿。很多远程传感器节点都能支持工业应用,如工厂自动化、智能建筑、智能交通系统等,必须常年依赖电池或能源采集系统所供应的少量电力运作。

  电池或远程能源采集器所提供的少量电压,可用低功耗模拟IC加以转换,提升到可以满足多数电路的程度。它还可用来增强(有时候是使其线性化)来自远 程传感器的微弱输出信号,也具备提供数据转换功能,将模拟信号转换为可供嵌入式处理器或控制器使用的数据型态。除了远程传感器节点,还可以支持各种应用。

  到2017年,这类零件应用于工业状态监控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亿美元。目前还难以预测这3亿美元的营收是否将随着物联网节点布署而逐渐增加,也可能包含在一般预期的工业控制支出当中。但我们认为,另有1.55亿美元将花费在支持智能家庭监控器等消费性应用上。

  未来五到十年间,低功耗无线传感器电子产品必须将焦点放在如何改善能源采集设备,以此缩小产品尺寸并降低成本,同时增加设备的电力输出。现有的能源 采集器体积大且笨重,价格昂贵且效率不佳。太阳能、热梯度(thermal gradient)与震动等三大主流环境能源采集器也是如此。

能源采集技术成为市场主流仍需等上好长一段时间

  对研究人员与产品开发团队而言,这三种设备有着相同的矛盾:想要采集到更多能源,设备的面积需求就更大,代表产品永远难以微型化。太阳能、热能发电机与压电震动能源采集器还必须要有专门材料。Gartner预测显示,能源采集技术还要十年才能跃升主流。

编辑  来源:ZDNet  责任编辑:CNAIDC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中国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