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 由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东省公安厅、东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八届石龙食品药品打假协作会议在东莞市石龙镇召开。会议分析了我国食品药品打假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深入探讨了互联网打假、食品打假等热点难点问题,并展示运用新技术打击网上销售假药案件的成果。
本届会议分析了我国食品药品打假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深入探讨了互联网打假、食品打假等热点难点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还首次设置了食品药品打假社会共治的互动讨论环节,邀请地方政府、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公安机关、食品医药企业、行业协会、专家学者、媒体网民等代表对食品药品打假社会共治进行了深入讨论,进一步明确了食品药品打假工作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保持对制假售假行为的高压打击态势。针对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制售假劣食品药品这个热点难点问题,探索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互联网技术对制假售假行为进行监测追踪,联合公安部门成功发起一批互联网打假集群战役,为构建互联网食品药品打假长效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
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深圳市药监局还建立了“主动检测、快速甄别、专业研判、靶向定位、协同打击”的网络涉药案件稽查新模式。2009年以来,该局已经查处相关案件96宗,涵盖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四大类近200个品种,案值近10亿元。
2013年,深圳市药监局就组织开展了“惊蛰”、“骄阳”、“猎象”、“护瞳”、“伦琴”等5次大型全国性打击网络销售假药、假医疗器械专案集群转移,取得显著成效和良好社会效果。其中,“5·30骄阳行动”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评委“两打两建”十大典型案例之一。
这些案例中,药监部门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互联网技术,对活跃度高的药品论坛、专业网站、网络即时通讯群组、微博、微信、邮件等信息源进行监测和分析,筛选出网络交易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药品品种、代号、暗语等关键词,形成案件大致架构数据库。此后药监部门又探索采用先进数据分析理论和技术手段对海量涉案数据进行快速甄别和研判,最终联合公安机关成功破获涉及6省的复合型网上非法销售假药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