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资讯 » 正文

媒体:公共服务“一卡通”需打破部门壁垒

2013-12-18   来源:互联网   作者:CNAIDC.COM编录   点击:32
摘要:悉,目前我省政府服务“一卡通”方案仍未能确定,亟需打破部门间行政壁垒,并争取相关国家部委支持。多部门提出建议,由省政府向国家申请先行先试,探索政府服务“一卡通”。

  “就像打造一把‘万能钥匙’,能够打开任何一个政府部门公共服务的‘房间’”。昨日,省政协举行提案办理协商会上,14家提案承办部门参加。据悉,目前我省政府服务“一卡通”方案仍未能确定,亟需打破部门间行政壁垒,并争取相关国家部委支持。多部门提出建议,由省政府向国家申请先行先试,探索政府服务“一卡通”。

  人手一张IC卡需投入20亿

  3位广东省政协委员—省财政厅副厅长沈梅红、省社工委专职副主任辜东方、省人社厅厅长林应武在今年省“两会”提出提案,建议将社会保障卡提升为政府卡,实现政府公共服务“一卡通”。

  建议称,当前各种公共服务卡五花八门,带来极大的不便。比如到医院看病,就要随身携带诊疗卡、健康卡、医保卡和社保卡。目前一张IC卡的发行成本大概20元,按广东常住人口人手一张卡计算,一张卡就要投入资金20亿元。

  同时,由于各部门发卡标准和卡应用的信息系统建设标准不统一,信息数据无法对接和共享,形成“信息孤岛”。提案建议,在社会保障卡上加载工资支付、个税监管、健康卫生、民政低保、农民补贴等政府公共服务。

  “一卡通”该选哪张卡

  除了社会保障卡可作为“一卡通”的载体外,昨日也有其他部门提出,可考虑选用其他公共服务卡。

  省经信委牵头调研发现,广东现阶段多卡并存,各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发放电子卡。据介绍,目前全省使用最广的有四张卡:卫计部门的居民健康卡、人社部门的社会保障卡、交通部门的公交卡和“粤通卡”、公安部门的身份证和居住证。调研发现,广东整合各类政府公共服务卡、实现政府服务“一卡通”,仍然存在难以打破部门间各自体制机制壁垒、各类政府服务卡采取的技术标准不统一、各类政府服务卡及其系统功能交叉、服务对象不相同等困难。

  “用什么卡来做‘一卡通’,还是要慎重考虑。”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卫生系统的“居民健康卡能做到全员、全生命周期覆盖,并且有一支维护队伍,也有一定优势。省公安厅则提出,居住证是政府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有效载体。

  “这张卡是否叫社保卡、或由哪个部门来管,都不是问题,甚至可以交给主管信息化的经信委来管,还是要减少重复投入。”省人社厅副厅长杨红山表示。

  三种实施方案该选哪种

  根据我省当前的实际情况,省经信委提出了“一卡通”的三种实施方案。第一种是“多卡并行互认,后台联通”,建立类似银联的机制,选择2-3类主卡,主卡之间互认,其他政府部门不再发行新卡,也防止公民仅持一卡带来的遗失、被盗风险。

  第二种是考虑统一使用身份证号码作为识别标志,各部门只需修改身份确认系统,今后都不再发行业务卡。

  第三种则是以一种卡为载体,彻底整合所有政府公共服务卡,逐步替换,但需要突破的行政壁垒较多,且可能需要巨量的资金投入。

  省政协副主席刘日知表示,该提案的办理目前还没有形成满意的成果,但只要认定对市民有利,政协就要坚持办下去,“没有办出好的成果,再提;再没办出好的成果,就再再提”。

编辑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CNAIDC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