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地方动态 » 正文

倒垃圾先刷卡,垃圾分类用上物联网技术 高端 高效!

2013-12-16   来源:互联网   作者:CNAIDC.COM编录   点击:32
摘要:还有能刷卡的垃圾桶?居民倒垃圾前先对着垃圾桶刷卡,垃圾桶盖才打开,这一次垃圾投放行为也被记录下来,还能在终端设备上查询自己的投放次数,垃圾分类用上了物联网高科技技术。
关键词: 物联网 垃圾分类
 

市民在福田区滨河新村了解物联网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情况。

还有能刷卡的垃圾桶?居民倒垃圾前先对着垃圾桶刷卡,垃圾桶盖才打开,这一次垃圾投放行为也被记录下来,还能在终端设备上查询自己的投放次数,垃圾分类用上了物联网高科技技术。在昨日举行的民生实事项目市民体验垃圾分类活动中,滨河新村的垃圾分类设施和做法,让市民大开眼界时,也赢得了市民的赞许。

垃圾桶装芯片 倒垃圾先刷卡

昨日上午,市民代表一行来到福田区滨河新村,记者也在现场看到,该小区的居民提着厨余垃圾桶来到垃圾投放点,拿出一个绿色的小卡片,贴在厨余垃圾桶上,“滴”的一后,垃圾桶盖打开,该居民将垃圾投放进去。

“居民手上拿的卡就是实名注册的家园卡,卡上设置了芯片,同时垃圾桶上也设置了控制芯片,一刷卡双方就能感应,并将信号发回到终端云服务平台。”现场工作人员邓先生向市民介绍,“这样操作能让我们及时有效了解到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情况和数据,比如数据显示哪户居民一段时期内没倒过垃圾,我们就会上门督导,以防出现乱扔垃圾的现象,便于垃圾分类工作人员有针对性地对相关居民开展辅导和宣传。”

据统计,小区包含30栋8层的楼房,共有88户,约3200人,楼层不设有垃圾桶,居民都需这样自行将产生的垃圾投放至新布局安装的垃圾桶内。

“技术很先进,这样统计很精准,谁来倒了多少,倒了几次,一清二楚,工作做得很实在。”这一做法赢得了现场参观的市民代表江卫青的认可,并告诉记者,“我们小区也在搞垃圾分类,但没有这么先进,工作没有这么细致。”

来自百仕达小区的居民傅代翠看得特别仔细,并连声称赞,“我们要把这些好的经验学回去。”

终端查询数据 积分换取礼品

“滴”声以后,家园卡上形成的数据传输到了哪里?邓先生介绍,滨河新村的垃圾分类工作首次尝试将物联网、无线互联、人机交换、云计算等相结合,采用了物联网技术的小区内部通讯网络就能将数据实时传送到终端设备上。

编辑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CNAIDC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