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地方动态 » 正文

萧山:区一医院开通市民卡智慧医疗“诊间结算”

2013-12-10   作者:CNAIDC.COM编录   点击:218
摘要:届时,我区将全面推行智慧医疗“诊间结算”。昨日,区第一人民医院作为我区智慧医疗试点单位,率先开通了智慧医疗“诊间结算”业务。市民就诊可在医生诊室直接刷市民卡,不用再去窗口排队付费。


市民赵大伯正在开通智慧医疗诊间结算功能

  边就诊、边结算告别排队付费  

明年起,市民卡就要取代医保卡,届时,我区将全面推行智慧医疗“诊间结算”。昨日,区第一人民医院作为我区智慧医疗试点单位,率先开通了智慧医疗“诊间结算”业务。市民就诊可在医生诊室直接刷市民卡,不用再去窗口排队付费。

  就诊时结算告别排队付费

  在区一医院,目前“诊间结算”先在耳鼻喉科、骨科、肛肠外科、口腔科试点运行,预计本月内将在所有门诊科室开通。开通“诊间结算”最大的好处,就是免去了病人排队付费的等待时间。

  医保病人持开通智慧医疗功能的市民卡就诊,在拿到医生开出的药单、检查单之后,不需要去专门的收费窗口付费,而是由就诊医生直接刷市民卡对治疗过程中发生的医疗费用进行结算,通过市民卡上的医保功能完成医保部分结算,同时通过市民卡电子账户功能完成自费部分结算。结算成功后,医生向病人提供结算清单、处方或化验单,病人可以直接去检查科室做检查,或去药房拿药,省去了一次次去窗口排队付费这一环节。需要提醒的是,要使用“诊间结算”功能,必须先开通该项服务功能,并保证账户里有足够的余额以支付自理费用。目前,区一医院开辟1-2号窗口为智慧医疗服务专窗,提供市民卡智慧医疗功能开通、充值、余额退现、打印发票等服务。

  区一医院智慧医疗“诊间结算”运行完善后,将由门诊结算延伸到住院结算,并逐步开放智慧医疗自助服务等业务,如设立自助充值机,为市民就医提供更多便利。

  知晓率不高开通首日遇冷

  由于智慧医疗“诊间结算”功能知晓率还不高,截至昨日15:00,仅有3人前来区一医院智慧医疗服务窗口开通该项功能,其中2人进行了充值。而在已开通该项业务的4个科室,当天并没有病人使用该项业务。

  昨天14:30,记者在2号窗口遇到了前来开通智慧医疗功能的赵大伯。“这是我第一次使用市民卡来看病,下月起市民卡就要取代医保卡了,该开通的功能提前来开通一下。”赵大伯说。开通“诊间结算”功能后,赵大伯并未进行充值。在开通该项业务的4个门诊科室,当值医生告诉记者,有两位病人想使用该项功能,但由于未提前充值而未成功。记者还询问了多位前来就诊的病人,大多表示并不知晓该项业务。为宣传推广该项便民举措,区一医院专门制作了市民卡智慧医疗结算服务使用指南,市民可在门诊挂号大厅领取。

  区一医院门诊办蔡主任告诉记者,杭州主城区医院最初开通“诊间结算”时,也受到冷遇,相信随着该项功能知晓率的提高及市民卡医保功能的全面推行,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智慧医疗的便捷。今后,区一医院还将推行分时段预约,并考虑引进自动发药机,进一步减少就诊等待时间。

  关于智慧医疗的几个问题

  1.如何开通智慧医疗“诊间结算”功能?

  市民可在开通智慧医疗“诊间结算”业务的医院开通该项功能。目前,萧山仅区一医院开通该项业务。

  2.账户充值有哪些要注意的问题?开通智慧医疗“诊间结算”后,必须保证市民卡账户有足够的余额用于自费部分费用的结算。市民卡具有“医保账户”、“市民卡账户”、“电子钱包”3个账户,市民使用“诊间结算”功能时,就诊费用公费部分从医保账户扣除、自费部分从市民卡账户扣除,市民卡账户100元起充,上限为5000元。在医院现金充值的,“诊间结算”结束后也可到智慧医疗服务窗口退取余额。

  3.明年起,市民卡全面取代医保卡,还没有拿到市民卡的人怎么办?

  目前,我区已发放市民卡124.5万张,符合条件但尚未办理的市民请尽快前往全区78个服务点办理申领手续。由于市民卡从申领到制发需60个工作日,现在才申领的市民无法在明年1月份使用市民卡看病,届时可凭办理凭证进行医保报销。

  市民卡遗失的市民请赶紧补办,补办市民卡需10个工作日,现在办还可以在明年1月前领到市民卡。

编辑  责任编辑:CNAIDC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