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资讯 » 正文

可穿戴设备瞄准儿童安全市场 电池续航成瓶颈

2013-12-09   来源:新华网   作者:CNAIDC.COM编录   点击:102
摘要:可穿戴设备瞄准了另一“战场”——儿童安全。今年下半年起,国内外公司相继发布用于监控儿童的可穿戴设备,但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电池续航能力不足成为限制这一市场发展的瓶颈。

  继健康管理之后,可穿戴设备瞄准了另一“战场”——儿童安全。今年下半年起,国内外公司相继发布用于监控儿童的可穿戴设备,但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电池续航能力不足成为限制这一市场发展的瓶颈。

  今年10月底,奇虎360推出售价199元的“儿童安全手环”,能够实时监测孩子的安全,并具备安全区域预警、通话连接等功能,将于12月销售;国外的儿童智能手表FiLIP于11月22日起在线销售,通过GPS、WiFi和蜂窝网络,这款手表不仅能将孩子的位置信息发送到家长的手机,还能用来拨打电话;国内的“听风平安卫士”软件也于近日推出面向儿童的移动定位手环,家长可以在手机上实时查看佩戴者的地理位置。

  “儿童的安全是每个家庭都尤为关切的,目前使用这种服务的人群并不多。在全世界,这种可穿戴设备也是刚刚起步,未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听风平安卫士首席技术官申广岩表示。

  实际上,面向儿童的安全定位产品在几年前就已经出现,但监控者大多通过短信获得对方位置信息,没有相应的软件产品。而新一波的可穿戴定位产品热潮中,“硬件+软件+云”的特色十分鲜明,厂商不仅出售硬件,还借助软件以及云端的综合服务为用户带来更多体验,同时也开拓了更多潜在的获利空间。

  不过,这一新兴市场也面临发展瓶颈。申广岩告诉记者,电池续航能力不足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如果孩子使用的设备要随时用GPS定位,手环就必须处于开机状态,只能支持三四个小时,需要经常充电,严重影响使用体验。”申广岩说,为提高电池的续航能力,一些厂家尝试以WiFi连接替代设备的GPS定位,可节省九成电量,但对网络环境有较高的要求。

  目前,面向儿童安全的可穿戴设备主要是手表、手环两种产品。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芯片、材料、电池技术的发展,未来可穿戴设备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舒适度和续航能力则不断提高,产品种类也会不断增多。

编辑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CNAIDC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