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资讯 » 正文

RFID技术发展需要突破的瓶颈

2013-12-09   来源:电气自动化技术网   作者:CNAIDC.COM编录   点击:61
摘要:对于中国而言,也在积极谋求自身的技术标准独立,以保护自身的技术、经济和安全利益。因此,RFID技术标准的统一存在一个推广瓶颈的问题。

  目前,RFID所涉及的主要技术方向,虽然都在快速度的发展,但仍然存在方方面面的瓶颈,从目前看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对于RFID的技术标准,国际上目前难以做到统一,使得产品开发和应用定位比较混乱,主流技术标准在推广方面都试图不断强化自身影响力,尤其看中中国未来的RFID技术推广,一度曾出现ISO/IEC、EPC Global、UID、AIM-global、IP-X五大组织负责或领导人几乎同时出现在北京和中国RFID领域相关负责机构接洽的情况,试图通过中国的加盟而强化自身在RFID技术领域的国际领导地位。对于中国而言,也在积极谋求自身的技术标准独立,以保护自身的技术、经济和安全利益。因此,RFID技术标准的统一存在一个推广瓶颈的问题。

  对于电子标签而言,高存储容量意味着多功能,低功耗意味着标签小型化,直接制约着电子标签的成本。另一方面,统一而广泛应用,意味着电子标签数量的巨大化,当应用系统电子标签数量足够大时,单个电子标签的成本就可以快速降低。按一般价格测算,大约单个电子标签价格在5美分左右时,全球RFID电子标签市场就会出现井喷,并且大量快速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就目前而言,电子标签的价格还比较高,功能简单的电子标签仍在数十美分的价格区间,技术标准制约着系统内电子标签的数量,难以做到广泛兼容,统一困难使价格难以下降,半导体电路性能方面也存在影响,不同厂家的芯片使用不同的标准,也影响价格。

  对于空间中的数据干扰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加以克服,但是往往以牺牲性能为代价,现实中的情况和数据模型的建立之间任然存在差异,甚至于某些场合难以完成识别,系统容量超过一定数值,信号干扰就呈现数量级增长导致系统几近崩溃,高速度狭小空间范围内的大容量识别难以实现。

  对于电子标签的数据碰撞问题,现有的算法总存在一些不足,目前许多机构积极研究高效算法来处理电子标签的数据碰撞问题,此类问题也成为当前RFID技术一项重要的研究热点,防冲突的确定性算法和非确定性算法都有待进一步突破。

  对于RFID系统的数据安全问题,在具体实现中是以物理方法和密码方法两种方式来解决的。加密技术对于电子标签的成本和功耗都存在要求,越安全的数据加密算法,意味着需要占据更大的电子标签存储空间,如何在成本和安全性能中求得最佳平衡点,也是需要不断突破的问题。

编辑  来源:电气自动化技术网  责任编辑:CNAIDC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