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资讯 » 正文

智能医疗远景展望 移动互联网领跑产业新发展

2013-11-22   来源:通信世界网   作者:CNAIDC.COM编录   点击:39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未来医疗向移动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到2015年超过50%的手机用户使用移动医疗应用,如智能胶囊、智能手环、智能护腕、智能健康检测产品将会广泛应用,借助智能手持终端和传感器,有效地测量和传输健康数据。

  在未来几年,中国智能医疗市场规模价值将超过100亿元,并且涉及的周边产业范围很广,设备和产品种类繁多。智能医疗市场的真正启动,其发展影响力将不仅仅限于医疗服务行业本身,还将带动包括网络供应商、系统集成商、无线设备供应商、电信运营商在内的产业利益链条,从而影响通信产业的全新布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未来医疗向移动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到2015年超过50%的手机用户使用移动医疗应用,如智能胶囊、智能手环、智能护腕、智能健康检测产品将会广泛应用,借助智能手持终端和传感器,有效地测量和传输健康数据。

  伴随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将物联网技术用于医疗领域,借住数字化、可视化模式,可使有限医疗资源让更多人共享。从目前医疗信息化的发展来看,随着医疗卫生社区化、保健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通过射频仪器等相关终端设备在家庭中进行体征信息的实时跟踪与监控,通过有效的物联网,可以实现医院对患者或者是亚健康病人的实时诊断与健康提醒,从而有效地减少和控制病患的发生与发展。此外,物联网技术在用药环节和药品管理方面的应用将会带来巨大的改变。

  智能医疗的发展分为7个层次:一是业务管理系统,包括医院收费和药品管理系统;二是电子病历系统,包括病人信息、影像信息;三是临床应用系统,包括计算机医生医嘱录入系统(CPOE)等;四是慢性疾病管理系统;五是区域医疗信息交换系统;六是临床支持决策系统;七是公共健康卫生系统。总体来说,中国处在第一、二阶段向第三阶段发展的阶段,还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CPOE,主要是缺乏有效数据,数据标准不统一,加上供应商欠缺临床背景,在从标准转向实际应用方面也缺乏标准指引。中国要想从第二阶段进入到第五阶段,涉及到许多行业标准和数据交换与共享标准的形成,这也是未来需要改善的重要方面。

  在远程智能医疗方面,在国内发展较为迅速,科技精良的医院在移动信息化应用方面其实已经走在了行业前列。如可实现病人信息、病历信息、病情信息等的实时记录、传输与处理利用,使得在医院之间和医院内部通过联网,实时地、有效地共享相关数据信息资源,这一点对于实现远程医疗、专家会诊、医院转诊等可以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这主要源于政策层面的推进和技术层的支持。

  总体而言,智能医疗在我国目前欠缺的是长期高效地运作模式,缺乏规模化、集群化的产业发展新思路,此外还面临成本高昂、安全性及隐私问题等,这从侧面不断刺激未来智能医疗寻求新的突破。

编辑  来源:通信世界网  责任编辑:CNAIDC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