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右上图:手机钱包带来市民消费新体验。

左下图:上海内环内主城区已实现室外4G网络覆盖。
周六早晨,小孙从温暖的被窝中起床,边洗漱边寻思美好周末的安排。明天是妈妈的60岁生日,她一直想换一部手机,小孙打开手机登陆“沪动商城”,最新智能机、SD卡、时尚外壳一套配齐,只花了一顿早饭的工夫,还能用手机积分支付,隔天就能送货上门。女友出差在外,发起视频通话以解相思之苦。过了晌午,吃饭怎么对付?在社交平台上更新留言,好友纷纷响应。出门时,掏出手机进入“智能交通”应用,最优路线跃然而出。边坐车边在手机上把昨晚在家看到一半的剧集补完。中途收到重要工作邮件,几十兆的附件在4G网络下几秒钟瞬间下载完成。聚餐席间谈笑风生,买单时小孙拿出手机在pos机上简单一刷轻松完成支付,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这不是科幻电影里的镜头,而是当下移动互联网时代许多年轻人的真实生活。
购物无需出门,社交无需见面,轻巧的手机替代了书本、地图,甚至钱包—这一切都源于信息消费带来的改变。时下 “信息消费”成了热词,被视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务院密集出台一系列支持性政策措施,促进信息消费。在沪上,信息消费产业更已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的全新引擎。
信息消费蓬勃兴起
近年来,上海坚持转变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信息消费产业即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市委市府、市经信委、市通管局等有关部门全力推进的“智慧城市”建设,使上海城市信息化整体水平迈入国际先进行列。通过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建设,上海“智慧城市”持续实现强政、助企、惠民目标,并依托自贸区、后世博社区、迪士尼园区、临港新城、大虹桥板块等重大项目,刺激区域经济与信息化发展。上海还率先承担了国家新一代移动通讯(TD-LTE)、下一代广电网试点任务,同时拥有多个国家级实验室和全球通讯研究机构。
在经济和社会领域,沪上的互联网应用深入推进,以电子商务为例,2007年到2011年,上海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平均增幅达23%,2012年的交易总额更超过7815亿元,同比增长41.9%,占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的十分之一。与此同时,互联网产业和创新体系逐步完备,2012年上海实现信息产业增加值2030.24亿元,同比增长12.4%,信息服务业增加值为1233.79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6.1%。
对普通市民而言,智能便捷的信息生活也早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随着移动互联网对人们生活渗透日深,国内80%的用户已把智能手机当作上网的主要终端,用户平均每天使用移动设备上网的时间达183分钟。这意味着除去睡觉8小时外,每天我们有20%的时间在用智能手机上网。人们碎片化的时间被充分利用起来:地铁公交车上打盹的人少了,浏览资讯的人多了;排队等待的时间不再无所事事,十几分钟就能下几笔订单……移动互联网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数据流量爆炸式增长,据预测,自2012年起,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将以每年50%的复合增长率增长。这将进一步催生新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模式,推动手机应用媒体化、多用化、人性化,为用户带来智能高速、五彩缤纷的4G新生活。
智能终端度身打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逐浪信息消费大潮,一部性能优异、功能齐全的智能手机和一张覆盖广泛、网速飞快的网络必不可少。市场需求与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共繁荣推动了智能终端的爆炸式发展,3G智能手机发展迅猛,呈现品牌多样化、价格差异化、需求精细化等趋势。有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3G手机销量已占整体市场手机销量的80%以上,其中我国自主创新的TD手机在3G市场占比可达40%左右,半年销售量就突破了6000万部。而在所有3G手机中,智能机的比例已高达95%以上。在款式种类上,上半年TD定制手机达到199款、MIFI产品12款,TD非定制手机达到452款。
更令人欣喜的是,4G手机已向我们走来。工信部网站日前公布了获得入网许可证的首批四款4G手机,分别是华为D2-6070、中兴U9815、索尼M35t和三星GT-N7108D,均为TD-LTE网络制式;苹果公司在官网上也明确其最新款手机同样支持TD-LTE制式。越来越多迹象表明TD-LTE产业已日趋成熟,今明两年将迎来TD-LTE终端多样化、规模化发展的黄金期。业内预计2014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会超过4.5亿部,其中支持4G功能的智能手机为1.2亿部,采用中国移动TD-LTE制式的智能手机则将超过3200万部。
中国移动终端公司副总经理唐剑锋对此表示,中移动在2014年将推出千元档次TD-LTE智能手机,2014年下半年还将推出VoLTE智能手机,同时支持CSFB功能。这意味着TD-LTE智能手机会有高中低端产品线全面发展,到2015年就将实现以4G终端为主的智能手机市场格局。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LTE标准,除了将促进国产手机对标国际一线品牌发起追赶,也将推进手机芯片向多模方向演进,并为满足各种类型的业务提供了全球统一的解决方案,信息消费产业将在共享全球规模中得到空前的发展。
优质网络保驾护航
如果将手机比作一辆好车,网络则更像是高速公路。早在4G手机面世之前,中国移动早已借“空窗期”优势密集展开基站建设,预计年内将建成规模20万个基站、覆盖100个城市的全球最大4G网络。
在15个TD-LTE扩大规模试验城市之一的上海,中国移动上海公司已建成4G室外宏基站700个、室内覆盖基站300个,内环以内基本实现4G信号覆盖,外滩、中山公园、城隍庙、人民广场、徐家汇(002561,股吧)、淮海路等热点区域实现“满格覆盖”。
中国移动上海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徐达表示,中国移动上海公司制定了以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TD-LTE为引领,2G、3G、4G、WLAN“四网协同”的智慧城市建设"十二五"规划。目前中国移动上海公司的3G基站已超过1万处,基本实现3G网络全市覆盖;WLAN实现中心城区和郊区主要城镇1Mbps以上无线宽带接入全覆盖,并在主要公共场所开通了I-Shanghai免费无线上网服务,令上海成为国内WLAN覆盖密度最高城市之一。
为更好完善这张多层次、广覆盖的网络,势必需要更多的基站与天线,一些市民产生了疑惑—基站越造越多,是否会产生更多辐射,进而对人体造成危害?
其实这是长期以来的一个误解,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局对此表示。中国电磁辐射标准堪称全球最严,比国外通行标准严10到20倍,而上海的标准又严于“国标”。从基站密度上看,目前上海通信基站站址密度是纽约的一半,是伦敦的三分之一。
上海市辐射环境监督站的数据显示:基站多,并不等于电磁波增强,相反,基站密度合理,能让小区的环境更加绿色环保。电磁辐射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距离10米的强度与距离1米的地方相比,辐射强度减小了100倍。另外,电磁辐射如果穿过墙面之类的物体,辐射强度也会急剧衰减。而伴随4G时代的到来,TD基站更是采用智能天线,实际辐射比2G基站更小,远远低于计算机、微波炉、电视等家用电器的辐射值。近年来,市委、市府率先开放办公大楼,在主要办公楼的楼顶都安装了基站,上海市目前已有30处机关楼顶率先开放建立基站……随着网络布局的完善、网络质量的优化,上海移动将显著提升“智慧城市”品质,服务经济与民生,让用户方便、安全地畅享4G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