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资讯 » 正文

手机恶意软件形成灰色利益链 个人隐私带来严重威胁

2013-10-16   来源:CN自动识别网   点击:39
摘要:手机应用在我国仍处于野蛮生长时代,质量参差不齐、恶意扣费、窃取隐私贩卖等问题时有发生,并已形成分工明确、利润分成的灰色利益链,对消费者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带来严重威胁。
关键词: 手机 软件 隐私

  智能手机功能强大、种类繁多,为人们的移动互联网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然而,手机应用在我国仍处于野蛮生长时代,质量参差不齐、恶意扣费、窃取隐私贩卖等问题时有发生,并已形成分工明确、利润分成的灰色利益链,对消费者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带来严重威胁。

  有机构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新增手机木马、恶意软件及恶意广告插件超过45万款,平均每天新增2500余款恶意软件,感染总量超过4.8亿人次,接近2012年一整年的感染量。

  专家指出,目前资费消耗、恶意扣费、隐私泄露已经成为手机应用的三大危害。恶意软件可以通过修改定制ROM、运营商定制渠道、第三方应用市场、山寨手机预置软件等渠道传播。其中,曾经让安卓系统赖以生长壮大的第三方应用商店、手机论坛、各类刷机ROM等,正成为恶意软件滋生传播的摇篮。

  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对手机应用的越权读取隐私行为研究发现,恶意软件中,部分不正规含广告插件类应用,越权过度读取用户的隐私权限尤为明显。“神庙逃亡”是目前具有相当高人气的经典跑酷游戏。腾讯手机管家针对官方正版“神庙逃亡”、含广告插件版“神庙逃亡”、被植入了病毒代码的伪“神庙逃亡”三个版本的软件权限读取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

  结果显示,官方正版的“神庙逃亡”没有读取隐私权限,而含广告插件的“神庙逃亡”读取了手机号、地理位置信息、拍照、浏览器书签、弹通知栏通知等6项权限;而被打包了“病毒代码”的伪“神庙逃亡”则读取了包括通话记录、联系人、发送短信等11项权限,用户的关键隐私遭受严重威胁。

  病毒制造者与非法广告渠道商已经形成了一条非常成熟的利益链条。业内人士指出,山寨知名应用的“打包党”,在官方应用中嵌入广告插件甚至恶意代码,通过用户点击广告、后台下载软件产生非法推广利益以后,病毒制造者与非法广告渠道商进行收入分成。由于这种盈利模式见效快,操作成熟,包括神庙逃亡等一些知名软件和热门游戏经常被大规模二次打包。“迫于短时营收的压力,许多手机应用开发商在没有找到更好的盈利模式之前,应用内置广告仍然是最直接的收入来源。”网秦安全专家夏然指出,他们惯于对知名软件进行反编译,插入恶意代码、广告代码等,然后再将软件重新打包,投放到第三方应用市场或论坛中,用户下载以后在其手机中会以通知栏、悬浮窗提醒、广告展示等多种形式诱导用户点击,同时还会窃取用户的隐私信息并上传,或者在后台静默下载各种软件。

  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手机安全专家陆兆华说,通过非法读取手机信息将用户的隐私信息贩卖给第三方机构或广告数据公司,第三方机构广告公司可以通过用户手机号码推送广告信息,或者根据用户所处的位置与用户的行为习惯,精准匹配相应的广告或者推送相应的软件。
编辑  来源:CN自动识别网  责任编辑:CNAIDC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中国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